();() 各州县都泄了气,不再积极配合。
地方不配合,民力调拨不齐,疏浚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刘国璋默默地听着,只是起身给张择端、张浚和李纲夹了些菜。
“还有,此前汴河两岸,多是官田和禁军营田。
崇宁年后,六贼横行,上行下效,权贵世家、贪官豪强,使出浑身解数,把两岸的官田和营田吞侵殆尽。
成了他们私田后,为了多收粮食,这些人大肆偷放汴河水,浇灌田地。
原本用水是有度的,换成这些人,却是肆无忌惮,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汴河水被偷走一分,河床就要多挖一尺。
那边地方不配合,民力不齐,这边施工量翻倍增加。
一减一增,成了天大的难题。”
李纲越说越有劲,“薛如珪是淮南大儒,一代名士,道德文章闻名于世。
他不想疏浚汴河吗?想,日日夜夜都在想。
偏偏各种束缚钳制,动弹不得,最后落得个被奸佞斥贬,黯然离京的下场。”
看到刘国璋无动于衷,苦口婆心的李纲有些急了,提高嗓门问道:“二郎,我说的你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刘国璋放下筷子答道,“我总结一下,一是偷汴河水的行为不阻止,疏浚汴河的工程量翻倍,所需的民力和钱粮也要翻倍。
但是偷水的都是权贵豪强,地方官一个都得罪不起。
无解。
二是现在汴河上运得是花石纲、御前纲、金明纲、万寿纲,是奸臣供给官家穷极奢华的民脂民膏,还有六贼为首的奸臣们从各地收刮来的金银珠宝。
你们这些清流正臣们,干脆不用心疏浚汴河,让它堵上。
堵上了就不用看这些糟心的纲运在你们眼皮底子运来运去。
甚至你们还有一个说法,谁要是疏浚汴河,让这些纲运顺利解运到京,谁就是助纣为虐,谁就是六贼奸党的走狗。
伯纪先生,我说得对不对?”
“对,对,对!”
李纲惊喜地连连点头,然后急切地说道:“二郎嫉恶如仇、急公好义,跟蔡太师不是一路上,自然跟六贼也不是一路上。
何不找官家辞了这份差遣,不行这助纣为虐之事!”
“李伯纪,李纲啊,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刘国璋长叹了一口气,黯然道。
*******************
谢谢书友书友20190913223316571、心净、帆船远行、闻天翔、抢包人北斗、平尝、赤旗终将插满全地的打赏。
谢谢诸位书友的月票和支持!
请继续支持下去。
举起你们发财的手,给我添上一张票票和一份收藏!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