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楚翻着那卷竹简,随意问道:“孙子兵法说的是打仗的学问,专用一篇谈用间,你有何理解?”
“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密以为,无间必不知彼。”
“说说你的理解。”
赵密信心十足道:“孙子的意思,无‘间’最好的结果是一胜一负,可是,密以为每战必殆。”
卫楚笑道:“你为何如此肯定?”
赵密认真道:“报告校监,因为是事实。”
卫楚收起笑容,一手抓着竹简,一手指着竹简道:“事实不事实,不是口说的。
我没有用间,却一举拿下汉昌,你如何解释?”
“校监虽然收复汉昌,其实是小仗,若打大仗,比如两军合战,无间者必败。”
“哦。”
卫楚并未感到生气,反而还有些欣赏,“那么,本校监就要请教你了,我定蜀军的方略,是要先定蜀,再兴晋,要赢得如此浩大的方略,在你来是一定要用间了,那么你说说该如何用?”
“深入敌境,与敌为友,或运筹于敌之帷幄。”
卫楚眼前一亮。
后世国共内战中,几个打进国军内部最高级别的地下人员,有成了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不就是赵密所说“运筹于敌之帷幄”
吗?来孺子可教。
“套敌情报,难啊。”
卫楚摇摇头,“敌人的信息,非有相当的阶层难以获取,特别是有关国之大计的情报,非三品以上官员无法获取,你有何凭借,能得到怎样的情报?”
“天子也是人,和普通百姓无异,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条件,学生就可以获得天子起居的情报。”
卫楚惊诧于赵密思想的超前了。
赵密将天子做普通人,这对当时的寻常百姓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拿当今天子司马衷来说,这是一个连正常人都算不上的弱智,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会承认?赵密说这话时,他的神情就像一个入职人员接受面试一样严肃认真。
卫楚对他的字发生了兴趣,问道:“你字间伏,有何深意?”
“禀校监,这是弟子入学兵堂后给自己取的。
孔子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弟子自认,战场上冲锋陷阵不如同学。
弟子想效法古之张仪苏秦,汉之陈平,张松,法正,庞统,以‘间谍’之谋略,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情。”
乱世要成就一番事业,人才第一,而眼前的正是人才。
卫楚心中涌起一股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热流,他又问:“你随你父亲走南闯北行商,若遇见胡人怎么交道?”
“弟子会说氐羌话,匈奴话和鲜卑话,只是说羯语不太流利,但也能听懂。”
卫楚很严肃地板着脸道:“做间谍可不是有趣的事。
你说的张仪苏秦,陈平等人都是成功者,自然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