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吃了!”
“清远先生在《小园食录》里写的,‘儿时,抱着一碗热腾腾的猪油拌饭,坐在家门口的门槛上。
’现在终于体会到了这是一种什么感觉,猪油拌饭的幸福不外如是。”
“你这么一说,我有灵感了,想到一个新思路。”
“一起走。”
清晨的太阳才刚刚升起。
研究员们没有在回去补觉,反而吃饱之后,纷纷来了精神头,头脑格外清晰。
他们主动将各自的碗筷端到水池里,涮洗干净,然后一起离开前往办公室。
苑小桃收拾一下,将食堂收拾得亮亮堂堂,重新规整得一尘不染,这才终于有时间休息会儿。
她盛出两碗饭,和苑建国坐在一起开始吃。
平时食堂里吃饭,他们都主动等到最后,先紧着研究员们的身体,看着他们吃饱离开后才开始吃自己的那份。
今天也不例外。
苑小桃一边吃,一边看了眼墙上的表。
已经是早上九点。
她望向大门口,心想今天的运输车也应该快到了。
按照昨天李所长和梁国华同志约定好的,下洼乡的运输车每三天来一趟,今天是第一趟,顺便过来将建仓库的工具和材料收尾运走。
稻花五常大米的限时兑换时间是1o天,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还剩下9天。
时间迫在眉睫。
正当她想着,一辆轰隆隆的运输车经过1o9研究所大门,哨岗的小战士远远喊来。
“苑师傅,来运输车了!”
“小桃,有你的信!”
苑小桃砰得一下跑过去。
保卫处的小战士们正在围着车,检查手续和介绍信,确认无误。
开车的下洼乡运输连老贾笑口颜开,咧着嘴打开车门,虽然他已经来过1o9所很多次,但每次检查的手续都必不可少。
看见苑小桃,老贾掀开车后的篷子,上面盖着一层防雨的布,下面是拉来的各种物资。
“信在这。”
站在旁边的小战士们好奇,“小桃,你收到信了?”
这个年头,家里寄信是常事,勤快点的一个月能收到封。
家里有再急一点的事情,就是加急拍电报。
电话十分少见,大部分只有一些大单位才有一两部,还得拨号、等候、转接,接通到那边的邮局或者单位分机,等着对方把接电话的人喊来,再回过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