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第23章 被传说(第3页)

鬼子参谋部对这一扫荡计划又提出了异议。

一个县以中队规模的驻军,已经很可观了,加上伪军及其他军警的辅助,以鬼子的自信,守一个县城及相关公路系统应该不存在问题。

这次清河县却出了问题,几乎掐断阳城公路,给鬼子敲响了警钟,鬼子也难以接受。

所以,有了再次扫荡的计划。

如果有现成的大量的部队,对鬼子来说自然是好事,问题是没有,要从其它防区抽调,参谋部提出异议,阳城公路毕竟不是干线交通运输,丢东西又太多,还要派出更强大的部队防守,损耗太高,运输效率却太低。

何况阳城县又出现一支强悍的抗日力量,难以剿灭,阳城公路的防守更艰难。

鬼子司令部还在犹豫,又接到报告,清河县被国民党军占了,来了一个整装团,两千八百多人。

这一消息让宫崎的头更大了,阳城方向八路与国军的兵力已过一个联队和一个混成旅了,再去扫荡还需增兵,同时参谋本部正在和国民党谈判,引诱国民党投降,眼下不宜和国民党冲突。

如果不打清河县,只扫荡阳城,阳城县大队钻到柳寨子庄,又攻不破,扫荡的意义就不大了。

所以,鬼子一直没动,等待战机。

鬼子扫荡对根据地军民及敌占区军民都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每次扫荡过后,各地部队就如凤凰涅盘一般重生,并长足展。

一方面八路军或地方武装都缺乏自制武器的能力,难于装备自己,只有靠战争的手段,夺取敌人的武器装备自己。

所以,鬼子扫荡给八路军及其地方武装装备自己并展壮大的好机会,这是鬼子始料不及的。

另一方面鬼子扫荡的残暴行为,特别是实行的三光政策,使大部分农民破产或濒临破产,更加看清了鬼子灭绝人性的残暴嘴脸,以求参加部队抗日,使各地的兵员充足,几乎一呼百应。

所以,短短几年,八路军由最初的几万人,展到一百多万人,还不算几年来的战争减员和各地方的区小队和民兵组织。

阳城县大队一天天在紧张的训练和备战中度过,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

军区三团三营也要归队。

这天走时,阳城县大队举行了欢送仪式,戴了红花,贴了标语,敲锣打鼓,并派了一营护送过了康平镇。

李梅也借此机会去了康平镇。

因担心鬼子报复,苏阳坐镇县大队,不敢离开,遂命令一营到康平镇后给李梅做警卫工作,主要警戒阳城方向的敌人,再随李梅回来。

警卫连两百多人全部带着,又命令尚斌带别动队一个小队跟着去。

苏阳还特别给尚斌交代若走露风声,遭遇阳城鬼子突袭,尚斌不管别的,只管带李梅离开现场回县大队。

这样负责李梅保卫工作的就成了一个步兵营,一个警卫连,别动队一个小队。

康平镇的皇协军已经归降阳城县大队,虽然没有公开,鬼子和皇协军都还不知道,但今年夏粮一颗也没给收缴,鬼子非常恼火,大骂谭克元,谭克元立刻命令营里下来查一查,怎么回事?营里又命令连里来查。

连长古传银带着两个警卫骑自行车直接到康平镇,一坐定便开门见山的问:“今年夏粮怎么一颗也没收缴?”

炮楼里的事已经不由邱志平说了算了,但对外,邱志平还是皇协军排长,他接待古传银,和往常古传银来一样,给倒水,递烟,说:“连长,真是没办法,第一是皇军前段时间扫荡刚抢了一次,夏粮基本就都被抢走了。

再一个是今年康平镇干旱少雨,收成不好,收不起来;第三是现在康平镇几乎每个村都有八路,我们不敢去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刀手请大家收藏:()神刀手更新度。

古传银知道皇军扫荡抢了,收成不好,这都是借口。

就算是真的,不能一颗粮都没了?至于说到处是八路,这个他也知道,八路阳城县大队是明摆着的,几个镇子还被占着,可这也不是理由,毕竟康平镇是皇协军占着。

他问:“你媳妇哪?”

邱志平说:“出了那样的事,没脸待了,回老家了。”

其实他媳妇吴秀莲去一线部队了,一个女的,虽然千辛万苦,但她十分刻苦努力,学军事,学文化,作战英勇顽强,一步步由战士直到营教导员。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

古传银又问:“你小子是不是因为媳妇的事和皇军闹别扭?”

邱志平说:“连长,你说我敢么?”

古传银说:“我想你也不敢,要那样,你小子这排长也当到头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