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悄悄地在屋内观察,试图找到一个突破口。
他的威胁令人心惊胆战。
那种话语如同夜晚的寒风,直刺人心。
然而,李十二娘并未因此而畏惧。
她从屋子里冲出,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手中紧握着一把短剑,直扑向独眼龙。
然而,事情并未如她所愿。
一个小喽啰看出了她的意图,他挥起手中的长鞭,快而准确地缠住了李十二娘的腿。
李十二娘毫无防备,失去平衡,“砰”
的一声摔倒在地,手中的短剑却插在了独眼龙的面前,仅差一分便能刺入他的胸膛。
独眼龙愣住了,他看着那把短剑,又看看李十二娘,眼中充满了疑惑。
他瞪着李十二娘,大声问道:“这剑是哪儿来的?”
公孙大娘见状,立刻镇定下来。
她不动声色地回答:“是我曾经帮助过的人赠送的。”
这话一出,全场顿时一片寂静。
土匪领独眼龙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公孙大娘。
他的心中似乎在回荡着那句话,“曾经帮助过的人……曾经帮助过的人……”
突然,他往后退了一步,脸上露出后怕的神情,说道:“好险!我说兄弟们,大水冲了龙王庙了,撤!”
众土匪似乎被独眼龙的命令所惊醒,纷纷翻身上马。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他们瞬间消失在夜幕之中。
只留下公孙大娘、李十二娘和那把插在地上的短剑。
一阵风似的,眨眼间土匪们没了踪影,留下公孙大娘和李十二娘想做梦一样,公孙大娘和李十二娘惊魂未定,紧紧抱在一起。
忽然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伙土匪并没有空手回头,而是抢了另一户人家。
他们不知道这些土匪是否会再次出现,但是他们明白,这次能逃过一劫,全靠那把神秘的短剑。
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公孙大娘和李十二娘的身上,她们正沉浸在昨天那惊心动魄的事件中,心有余悸地谈论着。
突然间,大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伴随着人嘶马叫声,还有一道高亢的声音:“公孙大娘,你在吗?你可让我找得好苦啊!”
公孙大娘闻声一惊,与李十二娘对视一眼后,随即走出院子查看。
只见昨日那伙强人赫然站在院中,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奇怪的紧张感。
而在他们中间,一位身材高大、气势非凡的男子尤为引人注目。
他身形魁梧,犹如一扇门板,正是当年闯入七秀坊仓房的那个人!
公孙大娘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微笑:“原来是兄弟你,快请进屋坐。”
那男子却摆摆手,神色凝重:“不必了,坐下来会给你惹麻烦。
我是匪,进来会给官家留下把柄。”
这时,只见余量的情绪愈激动,迫不及待地问道:“公孙大娘,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当年去您七秀坊偷东西的那个年轻人。
您不仅没有把我送到官府,还给了我三十两银子。
您怎么会来到这里?”
公孙大娘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叹了口气:“唉,因为安史之乱,我们逃难到这里来的。
兄弟,你又为何来到此地?”
余量闻言,连连叹息:“那年你给我的三十两银子,我本想拿着它去赌场翻本,但想到您的教诲,我改变了主意。
我按照您的指示做起了小买卖,开始卖一些家乡的小吃。
生意还算不错,赚的钱足够养活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