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地踏足在古人生活的街道,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周大柱内心也兴奋不已,刚刚路上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地了。
这一路上他早就观察到了,街道的摊贩也有人卖菌子和干货。
价格比大同乡,几乎要贵上一倍。
别人卖的东西,品相还没有自己的好,他的心一下子就定了下来。
周大柱找了一个空地,将东西摆放了出来。
没多久手上的东西,就被一个大户人家的采卖掌事全卖走了。
除了自己家昨晚吃掉的半斤蘑菇,他总共卖出了十二斤。
而且是按二十五文一斤的价格,卖了三百文。
至于十斤多野笋干,也卖了三百多文钱。
周大柱捧着那些铜板,像是做梦般。
要知道他原本想着,这些东西一共能卖个三四百文,就已经算不错了。
到大同乡赶集的人,都是周边的村庄的人。
卖山货的人不少,算不上是什么稀罕物。
其实大盛朝的冬天,除了寻常百姓家地窖里的大白菜,并没有什么新鲜蔬菜。
新鲜菌子,还是比较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