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将自己的想法给程书记一一分析,“程书记,咱公社高中今年就办不成了,等明年就没学生了。
这都是因为咱们没啥生源啊。
等以后时间长了,咱北河公社哪里还有高中生呢。
咱现在学啥都不能不识字,连烧砖都要懂一些数据呢。
现在是有知青同志支撑,可以后呢?”
程书记不会在北河公社久待,以他现在做出来的成绩,迟早是要升上去的。
但是作为一个公社书记,他的责任感也很强,不会因为自己不是本地人,就对北河未来的展不重视。
谁不希望以后离开北河了之后,依然被北河公社的社员们夸一句好呢。
想着自己以后离开了,孩子们念书的时候,还知道这学校是在他手里建起来的。
程书记自己心里也有些小激动。
以前是没钱,现在公社已经有钱了。
确实也能把小学建立起来了。
总不能让孩子们当文盲。
“是该建小学了。
之前都耽误了,现在条件合适,咱也能考虑了。
你这上面建议老师岗位是四十名,其他的老师都属于临时工,这是啥原因?”
苏曼道,“我觉得即便是高中毕业,那也有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
总不能待遇都一样。
先通过入职考试,筛选优秀的四十名,先让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正式老师,这也是对他们的激励。
然后仔筛选剩下的名额做临时工。
可以每年转正一两名,让他们也能有个竞争的想法。”
程书记点点头,觉得苏曼考虑的还是很周到仔细的。
“这事情还是要和其他人开个会。”
程书记花了点时间将苏曼的这份计划书仔细琢磨了一下,将里面的内容反复的思考,有些不理解的地方就找苏曼询问。
将内容个吃透了之后,才正式下了决定,召开了一次公社大会。
公社的干部们都来参加了。
连队长们也都来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上,程书记就建设小学的问题作出了一些指示和安排,内容基本上和苏曼做的那个计划书是一样的。
讲完之后,就问道,“事情就是这样,其他同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公社的干部们倒是没意见,甚至乐见其成。
他们家里也有亲戚朋友家里有高中毕业生,现在也在家里种地呢。
能有这个机会,代表着这些孩子们有机会当老师了,不用下地干活了。
这可是大好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