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大学宫之外,其实上京之内还有众多书院,其中私塾先生大多是落榜秀才,资质有限,大多考到老,却仍旧只是一个秀才。
这些秀才为了谋生,便会开办书院或是私塾,以收取修金,弥补生活支出。
徐晋安拿着修金,来到了春寿书院,院长是个老秀才,叫计文石,院内学生有二十多人。
徐晋安来到书院,其实也只是一条老巷之中的一个小院,里边有两间屋子,一间教书,另外一间则是老秀才居住的房间。
徐晋安走到书院门口之时,里面正传出朗朗书声。
徐晋安便在门外等着。
好一会儿才有一身着青色儒衫的老秀才从里面走出。
“计先生,在下徐晋安。”
徐晋安生疏地行了一个学生礼。
看到这,再看徐晋安手中之物,老秀才便知徐晋安是为求学而来。
“进来吧。”
计文石将徐晋安邀进院内,坐在院子当中,直接问道:“可曾上过学?”
“上过两年私塾。”
徐晋安答道。
计文石皱眉,又问:“今年几岁?”
“十八岁了。”
闻言,计文石摇了摇头道:“如此怕是功名无望,我教不了你。”
18岁,仅读过两年私塾,早已经错过了读书的最佳年龄段,即便大器晚成,也是万中无一的大毅力者才能够做到。
“学生只为识字,不为功名。”
徐晋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