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份宁静,使得安和宫成为了一个处理敏感事务的理想之地,而清宛的到来,无疑是要掀起这潭静水的一石。
清宛深知,随着她的每一步深入,她不仅仅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是在为自己在这复杂的皇权游戏中寻找一席之地。
太后,出生于朝中有名的清高之家——宋家,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宋家以其儒雅和政治清明着称,太后从小便展现出了与生俱来的温婉与聪明。
然而,成为皇后后,她却常常处于太皇太后的阴影之下,太皇太后的强势和权威使得太后在宫中很少有实际的发言权。
她的性格中有着一种天生的柔弱和适应性,这使她能在复杂的宫廷生活中保持平衡,但同时也限制了她的个人发展。
清宛的步伐虽轻,心思却异常沉重。
当她穿过安和宫的门槛,首次真正面对面地与太后见面时,她感到一种微妙的紧张。
太后的外貌与清宛想象中的皇族高贵略有不同——她的面容带着岁月的痕迹,但保养得宜,眼中闪烁着温和而审慎的光芒。
太后的气质中既有书卷的温柔,也有生活的锐利,这种矛盾的混合给了她一种独特的魅力。
清宛在太后面前微微弯腰行礼,声音里带着必要的恭敬:“儿媳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
“好孩子,快起来吧。”
太后的声音柔和而带有一丝无形的力量,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清宛的关注和期待。
她示意随侍的宫女:“娥菱,去给皇后泡壶茶来,就用静安大师赠的禅茶。”
静安大师是静山上的一位隐世禅宗大师,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高深的禅理见解着称于世,但他很少与外界有所交流,更倾向于在深山中修行与静思。
尽管太皇太后地位崇高,一言九鼎,但在她的一生中,也只曾有过一次与静安大师的简短对话。
那次会面,据说大师赠予太皇太后一些智慧的启示,让她受益匪浅。
因此,从静安大师那里得来的禅茶,自然不同凡响,被视为不只是一种茶,更是一种精神和智慧的象征。
这种禅茶据说能够帮助人静心沉思,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太后能将这样的珍贵禅茶拿出来款待清宛,不仅是对她的一种极大恩宠,也象征着对清宛角色和责任的认可,希望她能在复杂的皇宫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
在一系列的礼节和寒暄之后,太后逐渐引导话题到了更为私人且重要的议题上——清宛的丈夫,也就是现任的皇上。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显然对宫中的最新动态感到些许不安:“清宛,你的夫君,他最近可还好?听说朝堂上有些风波,你们年轻人,要多加小心。”
这番话虽然平和,但对于清宛来说,重量不凡。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她个人福祉的关心,更是一种含蓄的提醒,让她在皇宫这座大舞台上更加谨慎地行事。
宫中的权力斗争,如同暗流涌动的潮水,一不小心便可能卷入其中,难以自拔。
清宛心中虽然一紧,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一种温和的笑容,回答道:“太后娘娘放心,皇上一切安好。
儿媳在旁辅佐,定会尽力维护朝堂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