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月一日的临近,大街小巷挂满了中国国旗和紫荆花旗帜,宛如一夜之间,香港便被一片中国红笼罩,那样的火热眩目。
行色匆匆,却不由驻足观望,看着特区政府前忙碌的工作安放那枚巨大的紫荆花标志,还有那些彩灯。
不知其他人是怎样想的,对安宁而言,除了回归的喜悦之外,还夹杂着一丝庆幸,在这样辉煌事的光芒下,还有什么人会去关注八卦周刊上那些无关痛痒的小道消息呢?
6月30日,被称为“日落仪式”
的英方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
夜晚降临时,在香港上空飘扬了155年的英国国旗降落。
这座被人称作“不夜城”
的城市注定要度壹个无眠的夜晚。
无数的市民涌上街头,在迎接这一历史时刻到来之时,他们将自己也定格成历史画卷中的一点一线。
在跑马地,无数的香港艺人聚集一堂,还是一次,汇集了香港与内地的艺人放声高歌,释放所有的热情。
哪怕雨雾朦胧也挡不住人们高涨的热情。
这里,不是唯一的庆祝现场。
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南京,在重庆,在华盛顿,在伦敦,在东京,在巴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无数的华人在这一天举杯同庆。
如同这在雨中也雀跃舞动的金狮与巨龙,抑制不下的欢欣与喜悦。
安宁穿着透明的雨衣,站在舞台上柔声轻唱:“夜幕低垂红灯绿灯霓虹多耀眼,那钟楼轻轻回响”
目光所及,台下扬起的狮头下是张熟悉的笑脸,那是沈心火。
今晚舞狮舞龙的队伍里是香港最好的龙虎武师,甚至有许多,已经升作武指,不作武师好多年了,却在今夜重新举起狮头上场作舞。
这里不是红馆,没有设置完善的舞台和音响,可,站在这样的舞台上却只觉得满心欢喜,抑不遵跳着的心。
应该,有很多人都像她这样的欢欣吧?
汇演临近尾声时已经将近凌晨,却没有人离开。
不论是观众还是艺人,音乐在响,却不知为什么,在这样的夜,却觉得有一种静谧的感觉。
远处的天空,绽放着无数美丽璀璨的烟花;大银屏上播放着交接仪式的画面;雨雾中,蛇样迤逦的军车,挺拔的身姿;在街对面,警察在等着替换着肩章上的警徽
不知是谁,一个开始哭泣,仿佛是病毒一样蔓延,极富感染力地让周围的人都泪光盈然。
这哭声,带着激动,带着兴奋,带着喜悦,还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安与惶惑。
真的,就这样回归了,仿佛浮萍一般游离在外百年,就这样回归了,仿佛是一次,这样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刻所代表的是什么。
抬起手拭去眼角的湿润,转目处,瞥见一抹熟悉的身影,目光一对,那人微微一笑,却抽身闪入人群,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虽然看似淡然,可临转身望向大屏幕的那一个眼神,分明带着深深的羡慕与沉沉的眷恋。
是阿中?这样的夜晚却仍然只能做个隐身于黑暗中的边缘人吗?
安宁垂下头去,心中隐隐掠过一丝轻叹。
当清晨的一缕阳光升起,映亮一夜未眠却仍显神采奕奕的眼眸。
站在维港,这样望着飘扬在空中的特区旗与五星红旗,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不知是谁,把报纸传到她手上。
不知是经过几双手传来传去了,报纸已经有些发皱,可这样捧在手上,看着报纸上的大字标题,还有那句“香港明天更美好”
不知不觉中,笑生双颊。
1997年7月1日,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当李美艳、李坤带着小乖在沙田运动场放飞白鸽时,安宁已经坐上飞往北京的飞机,同行的还有一众中港艺人,昨晚的表演,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在北京,还有更大型的表演在等着他们。
有些人,闭目养神;有些人,窃窃私语;有些人,面目紧张到像是一次登台的新人;就连一向沉稳平静的汪阿姐都抑不住兴奋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