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整个电影的内容都是置疑着片中两个女人所发生的纠葛。
但,在安宁心里,这部游园惊梦却又不完全是女同电影。
可以说,两个女主角都不是单纯的同性恋者,虽然相互依恋,彼此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但同时却也对男性抱有一种渴望。
与其说这是一部女同电影,倒不如说是一部用唯美的手法,表现在特殊环境下被压抑的女性那种近似扭曲的人性与真情的温暖。
无关性别,只与情有关。
杨帆借用了白先勇的小说名与意境,却写了一个与之无关的故事。
喜欢穿男装的荣兰,孱弱温婉的翠花,阳刚性感的邢志刚,儒雅温和的二管家,其实,都不过是一群被压抑渴望爱情的人。
虽然在戏里和饰演二管家的赵志钢只有淡淡的暧昧,不曾太过亲近。
可在戏外,安宁却每每抓住机会向这位昆剧小生学艺,尤其是他之前学过老生的经验更让安宁获益匪浅。
虽然到底赵志钢也不答应安宁拜师,却仍尽力教了些安宁基本的工夫。
安宁也知道练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尤其是反串,就更难。
不过,这样浅显的学习倒让她对这部戏后将要迎来的学习更感迫切与渴望。
因为故事是发生在豪门深院,所以这次的拍摄一概都是在苏州园林进行拍摄。
不仅是在留园里有大量的嘲,甚至剧组还借到环秀山庄来进行拍摄。
不过,倒真是唯有这样的精美园林才能衬出得这昆曲的典雅与婉约,比之京剧,更多一份清丽。
而翠花,便是一个如同昆曲一般美妙的女子。
那种江南女子独有的温婉,动人心弦。
可是,由安宁演来,却又在骨子里流露出一分清冷,一分自傲自怜与半分凄厉。
不能不说,与杨帆最初的想法,有些差距,可一路拍下来,却到底认同了安宁的表演。
明明是那样淡雅如兰的女子,却因为出身的低微而始终是别人口中的笑柄。
不是不怨自己的出身的,可在怨的同时却又无比怀念那个让她成为别人耻笑根源的地方。
得月楼,虽然不过是青楼妓馆,却也曾让她度过开心的日子,让她有真实活着的感觉过。
哪似嫁入荣府,在最初的开心日子后便是绝望无尽的愁苦。
自尊又自卑,在王妈说夫人真高贵时,抬眼望她,却又低垂眼睑,只是淡然一笑。
那一抹笑里,既有得意又有悲凄还有淡淡的嘲弄?何谓高贵?她这样的出身,又哪来的什么高贵?
被三姨太当中刺她奇装异服,她也是在笑,半眯着眼,举杯“多谢三姐夸奖。”
那笑却是有些发冷,自嘲却又在嘲笑。
你当自己出身多高贵吗?不也同我一样不过是个姨太太罢了。
可是,虽都是姨太太,她却是最不矜贵的那个吧!
虽然是他的姨太太,却仍如得月楼的青楼女子被叫去出堂会一般献艺。
女为悦己者容。
可她这般细心妆点出如花容颜却不是为赴情人之约,望着镜中容颜,心中只是一片凄然,如同从前每一次出局一般的心情。
惨淡。
不同于和荣兰唱曲,她在堂前为老爷献艺。
技巧尤在,却没全半欢欣之色。
曲音宛转,却在琐碎人间事间渐成背景,她于那男人心中,不过同那只白鹦鹉一样是个玩物罢了。
心,绞痛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