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老苏家人去喊,大伙儿就热情的来帮忙了。
这次盖房子的事儿,好些人都知道是苏曼提出搞的砖瓦窑,都念着她的好呢。
这会儿自然也是投桃报李。
不止大队这边盖房子热热闹闹的,县里服装厂这边也开始热热闹闹的准备盖房子了。
自从苏曼帮着出了主意之后,朱厂长和那些厂里的领导开了会,定下了建房子的这个决定之后,就开始调查厂里住房情况,统计住房人数。
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又按照苏曼计划书上提议的做了一个民意调查。
结果现,民意调查里面百分之百的人都希望厂里能够分配住房。
有了这么一个依据了,朱厂长就把厂里的基层领导叫过来开了大会,将厂里的决定通知给他们。
告诉他们,厂里很关心工人的住房问题。
但是工人多,住房少。
厂里也供应不起这么多住房。
但是厂里可以为工人同志拿一块土地出来。
工人同志自己出钱盖房子。
盖好了之后,这房子就不属于厂里了,属于工人个人的,以后不管工人在不在厂里工作,这房子都属于工人自己。
厂里不会让工人搬出来。
相当于,这一套房能够住几代人了。
这种房子的好处就是房子面积比单位分配的小单间要大,而且想怎么住都成,不住还可以租出去。
比起厂里分配的房屋要更有保障。
毕竟厂里分配的房子,那是说收回去就能收回去的。
当然,这个建房子完全是基于工人的自愿原则。
自愿建的,就交钱,然后马上去拉砖。
厂里帮忙找工程队来建房子。
等建好了之后直接直接入住。
不愿意建的,厂里也不会强求。
毕竟这完全是为了帮助工人解决住房问题。
把种种好处一说,厂里就给了这些工人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和报名。
从散会之后,整个服装厂都脑腾腾的。
有人舍不得钱,不想拿出来建房子。
但是大部分却舍得拿出来。
因为厂里没有自己的职工大院,分的房子都是公家分配的,房子小,而且还少。
每次有一两间空出来了,都要争来争去的。
每次都被那些有关系的人争走了。
比起存款,他们更看重房子。
特别是那些结了婚的年轻男女,以及适龄年龄的年轻人,更是立马回家和家里人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