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65 曾有相思(第2页)

她化成灰也认得这是谁的箫声。

师父来了。

天下刺客总堂兰陵堂主人,传说中南北武林第一人万俟清,此刻就杂在乐师队中,为这支前朝《白纻》吹箫伴舞。

舞伎中变色的不只是阿秋。

孙内人、薛红碧在殿侧暗影处等候,因她们要到第三幕才会出场。

听得箫声起的时候,孙内人忽而伸手揉了揉耳朵,再揉了揉眼睛,竭力地望乐师所坐的偏侧望去。

她的耳朵难道出现了幻听?

但那箫声,真真切切地在耳边响着,一如多年以前,情深似海,须臾不离。

一时低回,一时高起,千变万化,扑朔无定。

萧长安那小黄门的箫她是熟悉的,已经配合演练过无数次了。

萧长安的箫也很动人,以他的年资来说已是出类拔萃、登峰造极。

但和当下这箫声相比,却依旧差了数层境界。

是沉郁久凝的心境,是岁月淬炼的火候,是曾经沧桑,千回百转的嗟叹。

往事苍茫成云烟,歌台不见故人行。

这是南朝曾经的绝响,大桓宫廷一代箫王独特的起手风格。

虚实相接,变幻莫测。

只有那个人,近代乐府数十年间也仅仅只有那个人,能以箫声塑造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悠然自得不以为意,而引人入胜、追思不已的意境。

前代仙韶院乐师石长卿,人称“笛中之仙”

,又称“白衣箫王”

箫声将尽未尽之时,忽然殿中响起少女如银铃一般,清丽曼妙的吟诵之声。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这声音娇美如黄莺乍啭,从集仙殿四面八方响起,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且充满无限娇慵与痴心的意味。

正自起舞的阿秋听到这个声音,又是心中剧震。

舞部的众伎,连同一侧的孙内人和薛红碧,心中亦是同样惊喜交加的感受。

不过各人都受过专业的舞者表情训练,不会令惊喜之情过度形于颜色。

是舞部这些年的守护神,钟离无妍前辈到来了。

那时在司乐神观之中,孙内人邀请她来参与《白纻》老、中、青三世同台的中秋呈演,但她以有誓言约束,不可在众人前现身为理由推辞。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