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下滑,居民收入提升困难……
以上问题均不是小病小痛,而是长期问题,导致我们的消费和投资持续低迷,始终拉不起来。
要是有能力早就解决了,但是其中矛盾重重,任何一个政策下来,都好像“按下葫芦浮起瓢”
,非常难以解决。
“短期刺激”
和“长期转型”
之间的矛盾
我们过去经济的发动机是基建和房地产,但是楼房和高铁总有建完的一天,今天不转型明天也得转型。
但是短期刺激也不是万全之策,很容易回到原来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损不足而奉有余”
的老路上去。
转到哪儿呢?当然是新质生产力,科技。
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和市场相结合才能称之为新质生产力,在房产断档后一时半会难以接续,但是经济的螺旋向下不能永无止境等下去,所以还是需要短期的刺激;
所以这次会议明确,虽然科技还不能完全取代房地产的地位,但是从目前的成果来看,势头是发展向上的。
比如在全球市场,我国5g、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初露锋芒。
所以短期刺激和长期发展可以开始同时发力了。
海外持续高利率,而我们维持较低利率,导致资金外流,人民币贬值;
这个矛盾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有了较大的缓解,也是我们推出“转向”
政策的一个重要契机。
“穷人通胀”
和“富人通缩”
的矛盾。
我们看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水电燃气、猪肉蔬菜等,价格都在上涨;
而富人持有最多的股票、房子等资产价格却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