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第275章 会试十(第2页)

欧阳修轻轻展开徐子建的答卷,脸上不禁露出赞叹之色。

经义部分,徐子建对经典的理解透彻得让人惊叹,答题准确无误,显然是对经典着作下了苦功夫钻研。

诗词部分更是一绝,用词精妙,意境高洁,一《梅花》,将梅花傲雪凌霜的姿态与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欧阳修轻声诵读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冷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读来仿佛那冰肌玉骨的梅花就在眼前绽放,阵阵冷香扑鼻而来。

那篇《寒窑赋》,文采斐然,以独特视角、深刻道理,让人为其思想之深邃而感叹。

最为出彩的当属策论《平戎策》。

徐子建在文中提出,西夏并非不可攻取,若要成功,当务之急是收复河、湟二州之地,如此便能让夏人腹背受敌。

他在文中还精准指出,武威以南至洮、河、兰、鄯等地,土地肥沃,乃羌人各部生存繁衍之所。

可对这些分裂的羌部各个击破,再加以招抚,待其归顺后,西夏便陷入孤立无援之境,进而控制河西李氏。

欧阳修读罢,不禁拍案叫绝,心中震撼不已。

他转头看向其他考官,说道:“诸位,虽说苏轼的论同样出彩,但与徐子建这篇《平戎策》相比,却是天壤之别。

在我看来,这篇策论完全可作为大周朝攻取西夏的国策啊!

我欲破例将这策论上交政事堂,诸位大人可有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篇《平戎策》实属难得雄文,下官并无异议!”

几位同考官纷纷表示支持。

他们虽然还没进入大周政事堂,不过作为未来大周朝堂的大佬,最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

徐子建这篇策论绝对会和之前那篇《治黄河九疏》一样名震大周朝堂。

在论这一方面,徐子建虽稍居苏轼之后,排名第二,但综合其他各项成绩,凭借全面且出色的挥,毫无悬念地被推选为会试第一名。

当考官们打开糊名,看到是徐子建,皆无异议。

毕竟,徐子建早已名满汴京,上元节的文会上,他便曾独占鳌头,才情出众,众人皆知。

二三名之争的激烈交锋

然而,关于会试第二、三名,却引了激烈的争议。

考官们的目光在甲十三苏轼与甲二十六章惇的卷子之间徘徊。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精彩绝伦,深刻的思想如璀璨星辰,巧妙的行文似灵动游龙。

欧阳修再次展开苏轼的文章,一边读一边赞叹:“你们看,这文章,立意深刻,行文流畅,真乃佳作啊!”

连他这位主考官都不禁为之侧目,在论这一项目上,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

只是在经义部分,或许是一时疏忽,被扣了一题的分数。

而他所作的诗和赋,同样尽显才华,排名第二。

综合下来,本被推选为会试第二。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