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外行的按语(第1页)

蔡孑民先生由欧洲归国,已于三日到上海了。

“上海四日上午十二时国闻社电”

,发表蔡先生关于军阀,政客学者,学生界,共产诸问题的谈话,北京《晨报》除于五日报上大字揭载外,并附有记者按语至十三行之多,末五行云,“今(蔡)初入国,即发表以上之重要谈话,当为历年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之结果,大足诏示国人,且为知识阶级所注意也。”

我虽不能自信为知识阶级,原可不必一定注意,但该谈话既是“诏示国人”

,那么我以国人的资格自有默诵一回的义务;既诵矣不能无所思,既思矣不能无所言,遂写成此数十行之小文,发表于小报上以当我个人的按语。

我辟头就得声明,我是一个外行,对于许多东西,如经济,政治,艺术,以及宗教,虽我于原始宗教思想觉得有点兴趣。

然而我也并不自怯,我就以一个外行人对于种种问题来讲外行话。

如蔡先生的那个有名的“以美育代宗教”

的主张我便不大敢附和;我别的都不懂,只觉得奇怪,后来可以相代的东西为什么当初分离而发达,当初因了不同的要求而分离发达的东西后来何以又可相代?我并不想在这里来反对那个主张,只是举一个例,表示我是怎样的喜欢以外行人来说闲话罢了。

现在又是别一个例。

蔡先生那番谈话,据我看来,实在是很平常的“老生常谈”

,未必是什么潜心和冷眼的结果,但是《晨报》记者却那样的击节叹赏,这个缘由我们不难知道,因为那副题明明标出两行道,“反对政客学者依附军阀,对学生界现象极不满。”

这两项意见就是极平常的老生常谈,我们不等蔡先生说也是知道的,虽然因电文简略,没有具体的说明蔡先生的意思,不知究竟和我们或《晨报》记者的是否相合。

总之这既是老生常谈,我们可以不必多论,我所觉得可以注意的,却是在不见于副题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谈话。

国闻社电报原文如下,“对共产,赞成其主义,但主采克鲁泡特金之互助手段,反对马克思之阶级争斗。”

我在这里又当声明,(这真麻烦透了,)我并不是共产党,但是共产思想者,即蔡先生所谓赞成其主义,我没有见过马克思的书皮是红是绿,却读过一点克鲁泡特金,但也并没有变成“安那其”

我相信现在稍有知识的人(非所谓知识阶级)当无不赞成共产主义,只有下列这些人除外:军阀,官僚,资本家(政客学者附)。

教士呢,中国没有,这不成问题。

其实照我想来,凡真正宗教家应该无一不是共产主义者。

宗教的目的是在保存生命,无论这是此生的或是当来的生命;净土,天堂,蓬莱,乌托邦,无何有之乡,都只是这样一个共产社会,不过在时间空间上有远近之分罢了。

共产主义者正是与他们相似的一个宗教家,只是想在地上建起天国来,比他们略略性急一点。

所以我不明白基督教徒会反对共产,因为这是矛盾到令我糊涂。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