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能否和陛下求情,推迟就藩日子。
妾有孕在身,如何赶路。
更何况该有两位孩子呢,如此娇嫩,路上风尘仆仆,恐有性命之忧啊。”
“王妃放心,一路有太医相随,太医说了,王妃身子健旺,可以上路的。”
那两个刚出生的婴儿呢?柳娘在心里咆哮,此时夭折率那么高,谁敢冒险啊!
万一出事儿了是不是得自己背锅!
秀王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两个女儿,只管自己舒坦。
关心王妃一回,这已经耗尽了他的全部耐心。
过了正月,柳娘的胎已经六个月了,基本稳了,也能断出男女了。
柳娘才正式定下对秀王的态度——听之任之。
明朝藩王位高权不重,被当做猪一样圈养着,最大的贡献就是给老朱家繁衍人口。
太祖给老朱家设计了一整套高福利体系,把汉代以来的分封制和官僚行政体系揉吧揉吧,诞生了一个凡朱姓子弟尽封王的政策。
用明太祖的原话来说,“天下官僚有一半以上,还是咱们朱家的人”
。
皇帝之下除了下任皇帝,就是亲王,亲王嫡长子封亲王世子,继承亲王爵位,嫡长一脉世代都是亲王爵。
其他子嗣封郡王,除郡王世子外,其他封镇国将军……尔后代代相传,最后最低级别也能封个奉国中尉。
只要是太祖子孙,生下来就吃喝不愁。
即便是爵位最低奉国中尉,年俸也是200石,是当时县令的一倍。
大明财政为宗室花的钱真是数都数不清,所以才有了限制宗室的宗人府出现。
别怪柳娘为什么换个奴才都如此费事,文人擅长戴高帽,若是一个不小心打破平衡,让宗人府借口“有一就有二”
,加强限制,那才真是什么都做不了。
宗室封爵政策十分厉害,但更重要的是上有政策,下游对策。
而今距开国已有百年,如秀王这样的皇子直接就藩的还好,若是几代传下来的,财产越分越少,最后只能空领一个爵位。
至于传说重点俸禄,朝廷会用“宝钞”
发,宝钞的购买力和废纸没多大区别。
到了财政困难的时候,甚至直接打一白条,申明先欠着,以后补。
以至于很多穷困的龙子凤孙干起了太祖的老本行——沿街乞讨。
更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旧事重演,宗室不能领兵。
太祖还规定了,宗室不能科举为官,不能经商,任何与钱、权相关的,都不能干。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
士农工商哪样都不能沾。
甚至宗人府选取教授王爷的官员时,就有意把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往废柴里培养。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秀王不可能成为柳娘希望成为的人。
如今秀王已经“读书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