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书记顿时乐了,这小子竟然还知道谦虚了。
真是不大一样了。
接下来,砖瓦窑就进行了两天的修改。
用这些烧好的砖块,将砖瓦窑内部结构进行了一番改动。
按照崔向北说的,这似乎叫轮窑。
可以减少烧砖的时间,在质量方面也能得到一定帮助。
改进好了之后,砖瓦窑就开始出砖了。
苏曼和程书记再次去看了一次。
果然都是上好的砖块,只不过不是红砖,反而有些灰蓝色的感觉。
不过即便不是红砖,这砖块的质量也比现在很多建房子的砖块要好了,苏曼觉得比他们之前在县里看到的厂房也不算差了。
程书记高兴道,“小苏啊,咱公社的社员们可算是能开始建房子了。
你打算怎么安排这些砖块?咱公社那些建设先不用着急,紧着社员们来。
他们这些年也因为住房的事儿为难了。
咱不能让他们吃饱,这房子还是要帮忙解决的。”
苏曼道,“这样的砖块用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成本也高,老百姓只怕负担不起。
我打算再专门针对社员弄出成本低一点的砖块。”
这是个现实的问题。
老百姓现在兜里压根没钱。
你让他拿什么来盖房子的。
即便是用工分抵债,也会大大的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就问崔向北,“能不能烧出成本低一点的砖块,不需要这么好的。”
崔向北“……”
昨天还让改进技术,今天又说要搞差一点的。
女同志的心思这么多变?“要差点的,那当然没问题,可你不担心这砖瓦窑的名声?”
苏曼道,“烧土砖也行,最重要的是供应给社员们,能让他们负担的起,让他们能够有房子住就成。”
听苏曼这么说,崔向北就明悟了。
就是有些人穷,买不起好砖块。
就烧便宜点的供应。
这相当于有钱人吃肉,没钱的吃粗粮一样。
这小主任倒是想的挺周到的。
“能烧,我们再多起几个窑,分批烧,没问题。”
要烧好的不容易,烧差点的那就太容易了。
到时候都不用他亲自盯着了。
检查完了砖瓦窑之后,留下值夜的工人守夜,苏曼和苏大柱,以及崔向北就收拾包袱回家了。
至于程书记则直接回公社的家里去。
倒是不用和他们一块儿。
路上,苏大柱激动的讲着话,“小妹儿,没想到我竟然能烧砖,我咋这么厉害呢?”
苏曼道,“哥,不是你厉害,是崔指导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