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本来就是武将,只是后面始皇帝嬴政分封群臣,才改为御史大夫,但是身为文臣的他还是经常穿着将军的铠甲,很少穿戴文臣的绿袍和冠冕。
胡亥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就是穿的武将的铠甲,此刻听到胡亥的问话,回过神之后连忙躬身道:“下臣愿为陛下赴死!”
“好。
封冯劫为大将军。
御史大夫一职由典客顿弱任之,冯爱卿之事朕自有安排,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是胡亥下午跟尉缭讨论了之后的结果,对李斯的打算胡亥谁都没说,也许尉缭看出来了一点,但是胡亥丝毫不担心,因为这件事本身的好坏其实都在李斯自己身上。
如果李斯好好做个丞相那是皆大欢喜,如果想自寻死路那也怪不了别人。
想来尉缭也是看出了这点,所以才会在李斯答应之后颓然一叹。
御史大夫主掌监察百官的职能,胡亥可以让李斯理政,但是朝中的官员却是不能放手不管任由李斯施为,而顿弱就是尉缭给胡亥推荐的最好人选。
顿弱和姚贾等其余的九卿不同,顿弱出身燕赵世家,名家名士,周游天下而入咸阳,最后留在大秦效力。
其余的九卿除了郑国、章邯之外,剩下的几人都是大秦的勋贵世家子弟,一个个牵连甚广。
而顿弱一身傲骨,不屑与人滥交,公事之外只一味揣摩百家经典。
加上顿弱长期掌管黑冰台,行的就是机密之事,可以说是御史大夫的不二人选。
冯劫没想到胡亥会直接撤了自己的御史大夫一职,要知道御史大夫可是同为三公的,虽然说现在封了大将军,但是连兵卒都没有一个的空头将军,空有一个大将军的名头,难道陛下想要收拾冯氏一族?
听到胡亥这番话,大堂之中的众臣再此失声,所有人此刻也跟冯劫一样的念头。
包括李斯也同样如此,李斯事先也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但是李斯却又想的更多,在自己刚刚要理政的情况下御史大夫就被换为向来不屑于群臣交往的顿弱,对御史大夫之职很是了解的李斯不能不联想到胡亥此举背后的用意。
当然顿弱今天并不在这大殿中,他还在灞上大营盯着编练军队呢。
冯劫脸上神色变幻,见胡亥一脸和熙笑容的看着自己,暗暗咬牙道:“臣遵旨!”
“好,冯爱卿如此一心为国,朕心甚慰。
当饮此杯!”
胡亥高兴的道。
“谢陛下!”
冯劫如饮毒酒般苦涩的咽下满满一樽。
胡亥放下酒樽,见大堂中的群臣气氛诡异,装作毫不自知的道:“诸位爱卿如何不饮?此后李爱卿理政,朕当亲领大军荡平六国之逆贼,诸位爱卿当用心行事,配合丞相匡复我大秦!”
“陛下圣明!”
“好!
今日诸位爱卿当不醉不归!
奏乐!”
乐声响起,自然有歌女出来助兴,胡亥不管堂下面色复杂的众臣,自顾自的欣赏起堂中歌女的表演,还时不时的端起酒樽跟堂下的几位重臣遥遥对饮。
不管堂下的众多大秦的高级公务员对今天胡亥的几个决定心中作何之想,此刻见皇帝已经说完正事,也都纷纷拉着身边相熟的大臣觥觸交错大口吃喝起来。
……
“将军,石头回来了!”
蒙冲听到手下人的话,起身就见远方一个骑士正驾马狂奔而来,不是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探寻消息的石头是谁。
这伙人正是先前前往大草原之上的蒙冲一行人。
苏越最终还是没有采纳蒙冲要过九原走咸阳通过扬粤新道直入南海的建议,反而选择了从陇西入巴蜀经灵渠走水路辗转而入南海的路程。
苏越之所以如此选择,就是担心一直怀疑自己的蒙冲提前对九原秦军做出预警,让九原军提前对即将南下的匈奴大军有了防备,所以才坚持走了需要辗转无数次的水路。
但是始终放心不下还被关押在狱中的蒙恬和蒙毅两人的蒙冲,在路过陇西郡治狄道的时候,不顾苏越的反对坚持派出了手下的骑士进狄道打探消息。
听到石头回来,蒙冲慌忙起身,一直独自做在远处的苏越听到石头回来,也不慌不忙的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