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马文才半年前在国子学读书,因和当朝皇后表弟杨卓清打架。
拒不道歉,顺便顶撞了那里的庄夫子便辞学归家了。
豫州太守马牧之本是豫州本地望族,祖父马伯忠因孝廉被举荐为将军府别驾,在本地颇有威望。
后因八王之乱站队成功,保一方百姓。
至马牧之这辈马家已被本地望族推举为豫州太守。
这马文才便是马太守之次子。
国子学斗殴一事,马父认为打那皇亲无伤大雅。
但马文才年纪已经长大,不可再做稚子而论,应当有做些历练。
马文才归家第二天便要收拾行装,去荆州将军府找当刺史的大哥。
他这个想法刚提出口便被马父驳回。
长子在将军府看似随侍幕僚,实则为人质。
多事之秋,各方势力联合不是联姻,就是送自家的长子送去做幕僚,为的就是关键时刻能确定同盟。
国子学不去了,又不能去将军府。
马夫人提到有“半部春秋藏书”
的万松书院。
都说汝南袁氏善解《易经》弘农杨氏专攻《尚书》。
听人说万松书院藏有手抄版的《孙膑兵法》九十四篇中的四十四篇。
听到‘兵书’二字,马太守听后眼前一亮,捋着胡须道:“那便去万松疏远书院游学一年。
若真有此书,想尽办法也要换了来。”
这便是马文才此行的目的。
但马文才刚过束发之年,生得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生性浪荡,爱招猫逗狗,多管闲事。
初到会稽郡,便乐游于这山景风雅之中。
在学院中见路上救下男女皆在此院中,便起了好奇之心。
想自己认出那两人,想那两人必来求情说好话。
他在书院等了三天却没见二人登门,心里便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