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平康不解,“为什么?”
古元河见左右没人注意这边,低声说话,“阿康,若是传出去,对你姐姐的名声不好。
你希望姐姐哭吗?你能看着别人说你姐姐坏话吗?”
若是三奶奶答应了他的提亲,他接了这双棉布鞋无可厚非,关键是,三奶奶没答应,他也断了结亲的念头。
他是个正派的人,即便亲事不成,他也不能让古平秀被人非议。
古平康顿时耷拉了脑袋,“可是,可是,姐姐有偷偷哭。”
对此,古元河知道了也无能为力。
他说等一下,回到后头,用油纸包了三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出来,放进篮子里,拍拍古平康的肩膀,“以后,照顾好姐姐。
里面是包子,要趁热吃。
去吧,你一定是偷偷来的,别让你娘着急。”
古平康不要包子,古元河抓住他的手,“阿康,以后还想叫我一声哥,那就拿着。”
最后,古平康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古元河送他出了食铺,抬眼见到站的远远的不时向这边张望的古平秀,目光暗了暗,转身回了铺子。
恰巧有几个大姑娘小媳妇经过此处,其中一个面目清秀的姑娘认出了古元河,也认出了古平康,目光若有所思地跟着古平康移动,然后看到了古平秀,嗤笑出声。
同伴问这姑娘笑什么,这姑娘一努嘴,嘴上说没什么,心里却是有些讨厌古平秀。
平日里,这姑娘很喜欢古平秀,但听说古平秀家拒绝了古元河家的提亲后,她就开始讨厌古平秀了。
午后关了铺子回府,古元河并未向任何人提起今日见到古平康和古平秀的事。
而古平秀三人回到家,也对今日之事绝口不提。
这是古平秀的娘交待的,还特意嘱咐儿子绝对不能说露嘴,否则奶奶会生气,爷爷会更生气。
古平康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可最后还是没忍,晚上睡觉的时候躺在爷爷身边说悄悄话,把见到古元河的事情给说出来了。
三爷爷躺在炕上,半天没说话,伸手拉了被子,为已经呼呼大睡的孙子把被子盖严实了。
自从他行动不便开始,几个孙子就开始轮流睡他身边,晚上有需要好扶他下炕。
几个孙子里,古平康是最亲近他,最爱睡他身边的一个。
程娘子来为古元河提亲,三奶奶说了那样一番话,三爷爷知道后,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和三奶奶大吵了一架。
三爷爷交待了家里人,如果程娘子再来,直接带过来见他,不许三奶奶再插手孙女的婚事。
没想到,程娘子回去后,再也没有来过。
为此,三爷爷很长时间都没和三奶奶说过话了。
三爷爷生气,是觉得三奶奶这么多年是白活了,话都不会说,直接把人给得罪了。
不想应下亲事,可以有许多回绝的借口,也可以含糊其辞地应对,这样对方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可三奶奶直接点出古元河爹娘下人的身份,还提什么孙女嫁过去不能是下人,孙女有了儿女不能是下人之类的要求,这不仅是得罪古元河一家人的话,还是得罪古府的话。
这事过后,周大夫按先前说好的,三日后过来给他复诊,开了五天的方子,留下药,之后再没来。
古元河再没来过大古家村,古府人再没来过大古家村。
这,便是得罪人的结果。
现在,他每日里都在感激古府,因为古府虽然不高兴,却没有为难他们一家子,让他们一家子都安安生生的。
三爷爷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很没精神,早饭也没吃几口。
三奶奶不是不后悔,可有些话说出口,就再也没有了挽回的余地。
她见三爷爷这样,叹了口气。
她是过后才回过味儿来的,当时自己是仗着古青舒叫她一声三奶奶,架子端大了,端过头了。
可做老人的,明知道自己错了,也是拉不下那张老脸,在儿孙面前承认自己错了。
三爷爷闲不住,让古平康搬了豆子上炕,祖孙两个挑起豆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