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从“怎么可能”
变成了“什么地方”
,蛮不讲理地将辩论拦腰斩断。
其实,这两人一开始就不在同一频道。
庄子说“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云云,不过因为当时他自己很快乐很悠闲,这才觉得那些鱼儿也很快乐悠闲。
实际上那些鱼自己是什么感觉,还真没人知道。
但,你不觉得这很有趣吗?
是的,因为这就叫:
移情
什么是移情?就是在面对一个事物时,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
比如杜牧的诗: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谁都知道,蜡烛其实无心,也不会替人垂泪,却不会有人认为这诗有什么不对。
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眼里出钟馗。
自己哭成了泪人儿,便看着蜡烛也像。
这就是移情。
移情甚至可以是双向的,比如辛弃疾的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哈哈,青山也像人一样。
这是一种审美的态度。
有此态度,则万物无不有灵。
也无不有情。
还无不有趣。
这样看,惠子反倒是煞风景的。
庄子也只好不跟他啰唆。
但是那强词夺理,却表明了他的态度:
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所以,你就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了。
反正,人活着,要开心。
开心就好。
为什么开心,别问!
要问,也问你自己。
本节故事见《庄子·秋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见《史记·陈涉世家》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见《左传·僖公十四年》
杜牧诗见《赠别二首》其二
辛弃疾词见《贺新郎》
路上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