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人从不吃蛇。
在他们看来,蛇是天下最毒之虫,蛇肉必定损失人的忠厚,对希大杆子可以生喝蛇血、生吞蛇胆,更是惊惧无比,三五成群窃窃私语,总觉得是村子里的不祥之兆。
他们纷纷禁止娃崽再去希家玩耍,主要是怕希大杆子用蛇肉把他们教坏。
他们威胁娃崽,看见姓希的了么?他是卖娃崽的,说不定哪天就把你们装在麻袋里背到街上去卖了——你没看见他房里有好多麻袋么?
娃崽们想了一想,没有什么麻袋的印象,但看到大人们认真的脸色,也不大敢往希家去了,最多只是邀成一伙,远远地看一看。
看见姓希的热情招手,谁也不敢上前去。
因为姓希的接生有术,村里人终究没有一把火烧了他的房子,把他家老少两个赶出村。
但他们对希家一直好感不起来。
人们都看不起他的懒,他腿上一层密密的汗毛,就是懒的证明。
也不能容忍他的奢侈:居然给笼子里的一些鸟喂鸡蛋,喂肉片。
更不可接受他的一脸阴青:冷淡而且傲慢,对长辈也是没有一点恭敬的,从来不懂得让座,更不敬烟敬茶。
动不动就要呵责来客,要是对方听不懂他的话,他就冷笑一声,咕咕哝哝做自己的事去了。
从他那凶凶的脸色来看,他莫不是在打乡气咒人?他以为别人听不懂就可以口臭?他使“乡气”
这个词有了确切的体现——不仅仅是言语的问题,确实是一股气,一种冷冽生硬之气,一种搅得生活惶惶不安的戾气。
他使“乡气”
这个本就有些刺耳的词,更加有了贬义的沉重,常常从咬牙切齿的一些嘴里迸出。
至于是否殃及后来的外来者,是否暗暗影响到马桥人对一切外来者的态度,并非不成为问题。
土改反霸工作组进村的时候,打听这里是否有地主恶霸。
老百姓当时有些害怕,吞吞吐吐,东拉西扯,甚至一见到工作组的人就关门。
最后,工作组杀了龙家滩一个最大的恶霸,提着他的脑袋游乡,到处当当当地敲锣让人们来看,群众见了血,这才把门都打开了,一个个摩拳擦掌。
很多男人找到工作组,首先提到了希大杆子。
“他有什么罪行?”
“剥削,就是你们说的剥削。”
“怎么个剥削法?”
“好吃懒做,从不自己育菜。”
“还有呢?”
“他戴着洋锁,滴答滴答叫的。”
“是怀表吧?怀表是浮财。
还有呢?”
“他吃毒蛇,你看无聊不无聊?”
“吃蛇不说明什么问题。
最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山,有没有田,我们要把住这个政策界限。”
“他有田呵,有,怎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