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多日不见,自然这般久违之感,袭上心头。
穿过御花园,来到太子宫中,见太子与太子妃坐着低头不语,马上让公公禀报。
“段王,你如何来了?”
太子听大理国王拜见,顿时一头雾水,前来迎见。
段和誉拜道:“听说女真人大兵压境,太上皇昏迷不醒,故而前来慰问。
又听说太子登基大宝了,故而前来贺喜。”
太子微微一笑,喜道:“大理国远在西南边陲。
有劳段王千里迢迢从大理国赶来,一路辛苦,诸位请坐下说话。
明远、无极二位先生,我们也不陌生。
以后东京的大事,还要你们多多出手相助才是。”
马上扶起段和誉,又见张明远、费无极陪同,就示意宫女上茶,请三人坐下说话。
段和誉道:“大敌当前,不知太子有何御敌之策?”
太子摇摇头笑道:“我都没想登基大宝,可父皇已然当机立断,做儿臣的不可违命,只能顺从。
此乃孝道,也乃大势所趋。”
张明远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此番女真人来势汹汹,就看太子殿下大显身手了。”
费无极道:“太子殿下定会力挽狂澜,总揽全局。”
太子道:“不怕你们笑话,我也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段和誉道:“这个不必担忧,文臣武将自然会有主意。
何不问他们!”
太子伸手一指,叹道:“有个叫做李纲的,便是他劝父皇退位。
这人胆大包天,敢逼宫,父皇南下后,本宫必不会轻饶他。”
话虽如此,心里早乐疯了,顿时对李纲感激不尽,如若不是此人,自己恐怕很难马上登基大宝,想到此处,喜上眉梢,但并不明显。
费无极眨了眨眼睛,目瞪口呆,马上劝道:“太子殿下,依我看来,非但不能降罪李纲,还要委以重任。”
太子顿时诧异万分,大为不解。
张明远看向太子,解释道:“太子殿下,且听我一言。
李纲虽说胆大包天,血书上奏,请皇上退位,可他必定腹有良策。
如若他没主见,自然不敢胡作非为。
如此忠臣良将,人才难得。
殿下何必拒之门外。
如此委以重任,文臣武将必当人心思定,如此齐心协力,保卫东京,自然是没有差错,还望殿下明鉴。”
太子顿时眉开眼笑:“如此一席话,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多谢,多谢。”
段和誉道:“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大宋不可惧怕女真人!
地大物博,如日中天,正当再创盛世。
如若小小女真人前来,大宋就诚惶诚恐,岂不让列国耻笑,还望太子殿下三思。”
叹了口气。
太子道:“不错,本宫也想力挽狂澜,学太祖武德皇帝名扬天下。
不过多年以来,父皇都主持大局,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