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33 等待进入网审(第2页)

不是每家的兄弟都能像苏轼苏辙一样和睦相处。

王雱早慧,十三岁时,听人说起西北局势,便能给出“此可抚而有也,使西夏得之,则吾敌强而边患博矣”

的结论,与王韶实地勘察之后写的《平戎策》完全在同一个思路上,可见思维之敏锐。

弟弟王旁自出生之日起,听到的看到的便是兄长如何出色,王旁竭尽全力,也无法追及兄长才华的边缘。

新荆上一世也确实没有对他寄予厚望,为他谋划的出路,是凭借父兄的功劳,荫补一个普通的官身。

但他仍然低估了压力对王旁的影响。

王旁婚后有了个孩子,这本该是件喜事,但王旁怀疑妻子也觉得自己平庸,他觉得孩子与自己相貌有异,在多次争吵后,这个孩子竟因为惊吓而夭折了。

王安石同情儿媳庞氏的遭遇,安排她另嫁他人。

这种观念在北宋并不常见,他因此也给自己招来理学家们的批评。

但在后世,因为变法本身遭遇的批判,王雱横遭了不少污蔑,有人就将王旁偏执的性格嫁接到了王雱身上,加上一些其他故事,重新塑造起符合批判者想象的“狂放无礼”

的年轻变法者形象。

……

王旁意识到眼前的人虽然看着自己,但有些愣,竟走了神。

他更加恼怒。

他知道这个人。

当新荆恢复“王氏族人”

身份,次正式参与家宴,他就看到了兄长对这人的关照。

而当现这王雱和新荆以兄弟相称,他的愤怒就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法再在那宴席上待下去,早早离开了。

鸠占鹊巢,不外如是!

他的马马蹄受伤,无法再骑。

王旁扯动缰绳,见马仍只是低嘶,不肯走动,心底又冒出了火。

但在他再次举起鞭子的时候,那人竟又快步走上来,一把抓住马鞭,道:“你这样抽它,会让它陷入恐慌;如果它脱缰奔走,前面不远就是州桥夜市,人流如织,无论这马最终踩踏了行人还是商铺,都是不小的罪名!

你父兄被无数台谏官盯着,任何过错都会被无限放大,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另外寻一匹马来,这匹就先交给我。”

王旁猛地甩开手,退后一步,冷笑道:“太子中允果然是好仁义,好手段,处处为我临川王氏着想;不知你欺世盗名、歹心冒名我王氏族人被揭之时,还能不能如此镇定自若!”

他转身径自离开,连这匹马也不要了。

新荆被他训斥得愣,等回过神,只剩他和眼前的伤马面面相觑。

马伤在蹄上,而他自己伤在了手上。

他抬起右手看了看,见伤处已经不再流血,但斜着一道鞭痕挂在上面,仍感觉在被火灼烧。

不知道王旁究竟是查了些什么。

新荆心想,自己的身份确实经不起推敲,但有王安石和皇帝双重纵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