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叽叽喳喳说着回去了。
苏南熹推着莫清河,在最后面。
她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旁边,有没有什么能捞的。
路过一小片竹林时,她见那竹子觉得好,心里特别喜欢,脑子一抽,就跑了去砍。
砍完,瞧见那竹笋,又上了竹笋,把竹子扔了拗竹笋。
拗了不少竹笋,发现有竹荪,得,兴奋得不行,把竹笋扔了,跑去捡竹荪了!
莫清河在旁边得清楚,扶额,很是无语,她知不知道自己很搞笑呀?
苏南熹确实不知道,她自己特别像那只下山的猴子,见这个摘,见那个扔这个。
还好,最后苏南熹没有一无所有,她跑回来拿了小篓子去装竹荪,然后又拿了篮子去装竹笋,走时还不忘拿上那根小竹子。
莫清河着腿上的篓子,问,“这东西没见过,那么花哨,能吃吗?”
能!
美味得很!
这玩意儿不常见,很讲究天时,合适时候才能见,他们再晚来一会儿,估计也要溶了。
莫清河点头,能吃就好。
回去后,秦氏赵氏喝了几口水,就开始准备做米粉了。
两人的娘家人也来了。
苏南熹没有参与,她把银耳和竹荪放簸箕上拿到太阳底下晾晒,然后就去挖黄黏土了。
小孩子们已经摘了好些荷叶回来,甚至荷花也顺带摘了。
有小孩子们的帮忙,苏南熹忙起来也轻松不少。
她顺便叫小孩子们把竹笋剥了硬壳,清洗干净,放一边,等她忙好了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