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等到被推到最前方,公司估值前所未有地膨胀,希拉洛斯本身就是焦点的时候,原本能假装的东西就不一定能假装下去了。
这就像是一个通缉犯,一次一次犯案,每次警方都只能擦肩而过。
在这样的过程中,这个带点儿传奇性的通缉犯引起了外界的兴趣,媒体开始争相报道,所谓‘娱乐至死’嘛——所有的媒体都在报导的时候,这个通缉犯距离被捕就不远了。
就在希拉洛斯和伊丽莎白·福尔摩斯风光无限,成为媒体常客的时候。
其实也有一批人在调查他们,想方设法拉他们下马呢!
只不过这一切都在暗处进行,就像是平静水面下的暗涌...大概只有最后显露出来的时候,看到的人才会惊奇吧。
只能说,一切看起来的‘突如其来’都是早有准备。
就在10月份,《华尔街日报》的报导就像是石破天惊,又或者摩西分海——这篇报导的撰稿人正是当初想办法联络到了泰勒,并且取得了泰勒在内的一批知情人士的信任的那位记者。
报导指出了希拉洛斯存在的问题,对很多方面的隐患提出了质问...虽然这些问题之前就有不少媒体其实提出来了,但其他人的文章都缺乏扎实的采访和调查,证人不够多,证据链没那么完整,很多也只是单纯的‘质疑’,不能将希拉洛斯钉死。
而且平台也是一个问题,之前质疑希拉洛斯和伊丽莎白·福尔摩斯的媒体和个人是挺多的,但显然没几个平台能和《华尔街日报》相媲美。
而如果不是《华尔街日报》的影响力太大,希拉洛斯的法务部门也不至于几次三番阻止这篇报导发表了——艾普莉就因为泰勒的原因,听说了一些记者在调查阶段,以及文章发表阶段遇到的‘困难’。
普通小报的‘无端揣测’希拉洛斯的法务部门其实没那么在乎,主要是这个自媒体时代,可以说的嘴太多了,根本堵不过来。
而且何必堵呢?运作的好了,还能浑水摸鱼呢!
相比之下,《华尔街日报》实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庞然大物......
当然,也正是因为《华尔街日报》是个庞然大物,是默多克的牌面,所以希拉洛斯施加的压力并不能左右它。
“这报导很棒,不是吗?”
艾普莉读到《华尔街日报》上关于希拉洛斯的报导,踢了踢桌子下乔舒亚的小腿。
乔舒亚刚刚已经看过《华尔街日报》了,不用艾普莉说的更多,也知道她在说哪篇报导。
点点头:“卡雷鲁是《华尔街日报》非常得力的记者,他的调查新闻向来非常具有含金量...这一次也是一样。”
“这会是今年《华尔街日报》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吗?”
艾普莉自言自语...其实她原本是不太爱看报纸的,只不过是因为戴维斯和莫妮卡的教导,才有了看报的习惯(很多看起来普通的,甚至乏味的新闻,才是影响这个世界运转的关键,戴维斯和莫妮卡希望孩子们能有更高的视角,所以一直让他们看报)。
过去艾普莉看报更像是一个任务,因为戴维斯和莫妮卡要求,实际上她是不喜欢的。
不过她现在越来越接受看报了,因为她发现看报是一个获得写作素材的好方式......有很多平平无奇的新闻,只要仔细想想,就会觉得‘细思极恐’,很适合写进小说里呢。
“或许,至少今年过去的10个月,没有哪篇文章的质量比这更高了。”
乔舒亚也是从小就看《华尔街日报》的,他记忆力非常好,想了想,很快就确定今年《华尔街日报》新闻版面的情况了。
乔舒亚的语气非常平静,仿佛这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这让艾普莉忍不住看他:“...现在大家都说还是你的投资眼光最好呢。”
之前希拉洛斯起飞的时候,不是没有人怀疑乔舒亚的投资眼光。
现在的话,大家又都‘早知道’了。
乔舒亚不是很在意这个:“依旧有不少人认为我做的很糟糕,哪怕希拉洛斯真的做失败了,只要能够及时退出,依旧能赚到很多钱——很多人是这样想的,也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其实现在希拉洛斯的情况根本说不定,虽然《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导很不错,但这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
大家现在对希拉洛斯有些唱衰也不是因为《华尔街日报》而来,而是在希拉洛斯最景气的时候,暴露出来的问题太多了!
应该说,原本就存在的问题藏不住了!
但不管怎样,希拉洛斯的估值已经很高了,哪怕估值会跌,只要不是彻底失败,希拉洛斯就依旧是有价值的。
如果乔舒亚上车足够早,还是能赚。
更不要说能够及时退出,那能得到多高的利润。
燕国骁勇善战的端荣大公主被害身亡,重生成二十一世纪的安心竹。她八岁那年,爷爷哥哥参与一座古墓考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她十八岁的那年,一场意外,全家穿回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她从安心竹变成了陈国底层挣扎求生的黄叶,与同穿越的家人分散,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所有人一步步往前走。...
...
...
...
平淡种田文...
在末世拥有一辆无限能源的房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你可以组建一只全世界最顶尖的生存团队,在保证食物充足的前提下,每天躺躺咸鱼,杀杀丧尸,有空的话就顺便拯救一下世界。这样就很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