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有,”
冬叔道,“那台劳斯莱斯一直都在楼下停着。”
开一台长轴劳斯劳斯有比开跑车好多少吗?冬叔理解的轿车和她概念里的轿车似乎有点出入。
“除了它呢。”
“还有台迈巴赫,少爷最近接您开的那台。”
叶嘉宁有点头痛,冬叔看她表情都不满意,贴心地询问:“您想要什么车,我给您准备。”
“二十万以下的车有吗?”
她问完这个问题,冬叔沉默了。
叶嘉宁问完自己也觉得好像在为难他,二十万大概连霍沉一个车轱辘都买不到。
“算了。”
她该走了,时间有点紧张,“我还是打车吧。”
在医院的见习常常有种单调枯燥的累,上午问诊,九点半跟着医生去查房。
主任医生正在前面跟一个女人说话,她三十多岁年纪,个子不高,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粉色外套,黄黑肤色上显出忧心忡忡的神态,普通话讲得很不标准,有些字眼听不清,叶嘉宁只能连听带猜,隐约听懂她在说,孩子这几天老是呼吸不上来。
因为听不太懂,后面几个学生都有点心不在焉,葛裕如伸了个懒腰小声抱怨:“好累啊,我腰都酸了。”
年轻医生听见回头说了句:“这才哪到哪就喊累了。
等你们毕业真正当了医生,才知道什么叫累。”
葛裕如脸色赶忙站直身体,等人转过去才小声嘟囔一句:“我又不做医生。”
后面也不认真听了,拿出手机跟人聊微信。
叶嘉宁对肾内科有着跟其他科室不同的心情,因为叶茵的病,泌尿系统的内容一直都是她学得最好的部分。
患病的是女人的女儿,躺在最里面的病床上,医院白色床单衬得她瘦瘦小小的,苗主任跟女人说话的时候,她抱着一只因为破旧显得有点脏的玩偶,安安静静地也不出声。
叶嘉宁看着她时,她有所察觉,抬起乌溜溜的眼睛跟她对视一眼,之后就移开了。
从苗主任跟她的妈妈对话里可以听出来,她得了尿毒症。
儿童尿毒症并不罕见,但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看到一个不满十岁的患者又是另外一回事,几个学生交头接耳地说话。
苗主任问完话转身,脸色有些严厉,趁机提问了几个问题。
她问的都是课本上没讲过的,几个学生被问得面面相觑,玩手机的葛裕如也没逃过提问,答不上来脸色尴尬。
苗主任又问:“你们谁来讲讲,这个患者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
一个个噤若寒蝉,苗主任看向叶嘉宁,点名问:“你说说?”
叶嘉宁从女孩身上收回视线,回答:“常见的原因是尿毒症合并的肺水肿或者心功能不全,也有可能是肺部感染或者代谢性酸中毒。”
苗主任继续问:“那该怎么治疗。”
“做透析。”
叶嘉宁说,“充分的透析清理蓄积的水分,减轻心脏负荷。
如果是肺部感染,要用抗生素做抗感染治疗。”
苗主任背着手看看另外几个人,当着患者的面就开始训人:“每次带实习生我都会问一些你们觉得是刁难的问题,目的当然不是刁难你们,是要让你们知道,你们在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死板的基础理论,真正到了临床上,需要的技术需要的经验,这些都是你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你们有的人可能觉得这就是几节见习课,走个流程就完了,虽然只有几天,只要你们用心,自然有能学到的东西。”
她说完这些,转向叶嘉宁的时候赞赏一句:“你答得还是很不错的。”
叶嘉宁道:“我妈妈iga肾病五期,所以了解多点。”
几个见习生都把目光投来,苗主任有点意外,问了几句她妈妈的病情,最后得知已经匹配到合适的肾-源,拍了拍她的肩:“那你们运气还算不错,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