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荒诞离奇的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
“又是大如州,又是姑苏金陵的,这些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宝玉,晴雯和袭人几人还都沉浸在春纤说的故事里无法分心他想,到是宝玉房里的麝月看着年纪也不算大的春纤疑惑问道。
“我舅舅发际前,原是个走街窜巷的货郎。
家里孩子多,开销大,舅舅和舅母便带着我们赁屋而居,那两年恰巧便住在清仁巷。
舅舅家的几个孩子时常去葫芦庙玩耍。
因葫芦庙就在甄家隔壁,甄家老爷和太太也时常带着英莲过去。
甄太太人好,也不拘着身份,时常会让丫头准备些糕点给来庙里玩的小孩吃。
当初听说英莲丢了,我们都跟着着急担忧。
不想没多久葫芦庙炸供,整条街都成了火焰山,一整夜火光通天犹如白昼......若不是一路辗转,颠沛流离,也不能知晓这许多。
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英莲,更没想到贾大人和衙门里的沙弥衙役明知道这是甄家的英莲还,还...哎呦,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只要想到甄家太太那么好的一个人天天以泪洗面,我这心里就极不是滋味。
我若什么都不说,那我跟那些忘恩负义的混帐有什么区别。
若我将这事捅出去...我,我也不敢呀。”
春纤这么一大段车轱辘话,算是将英莲的身世和相关的人物都说了个大概。
英莲这事,只要良知未泯的人都做不到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人之长情。
之前她自己的日子过得乱七.八糟,没心思和精力管旁人的事。
现在日子过得顺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她如今的身份也真不适合不管不顾的冲到最前面,但不适合却不是什么都不做的理由。
人性再如何向下,人心都是向上的。
春纤不认为英莲就应该稀里糊涂的过下去,她最不济也应该有知情权。
除了英莲,春纤还想到了大如州苦苦熬着日子的封氏。
那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也是一个失去孩子的苦命母亲。
一连串的噩耗都没将她击败,而是苦苦的守着,盼着,不放弃任何希望的等待着。
回到家,喊声妈,有人应你这一声,是多少人直到失去了才明白的简单到让人忽视的最初,也最平淡的幸福。
春纤不知道几年过去了,封氏是否还健在。
她想哪怕只是赌一把,她也希望封氏能知道她女儿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