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他,清辞就皱了眉。
她是个很怕麻烦的人,这几日被刘秀才闹的脑门疼,连书也没抄几本。
本想去城里送,可前几日的暴雨,将山上大石冲下,路给堵住,要去就得绕远路,费好些功夫。
“城里不着急,现在路不好走,等过几月,我全抄完,一起送去。
倒是你,不要总想着刘秀才的事,现在家里有我,这些事不用你操心,你就吃多些好好长身体就行。”
卫昭乖乖点头。
他的视线随着清辞转动,见她拾起地上的干柴,将它们放在一处,拿起斧头就这他先前劈的继续。
她总是说他瘦弱,可其实阿兄也并不强壮。
她比同样年纪的男孩要矮上半头,就连身板也瘦削,其实瞧起来并不比他大多少的。
清辞拿斧头已经越发熟练,虽然并不能一下就将柴劈开,比先前却好太多。
她并不气馁,慢慢地砍着,掌心磨的疼也不在乎,只砍了几下就累出汗。
卫昭上前,止住了清辞的动作:“阿兄,我来。”
清辞拒绝:“你去旁边玩,等大些再帮忙。”
卫昭没有听她话,他虽比清辞矮,但立在旁,双眼定定望着她,也很有一番气势。
他拿着斧柄,声音还带着小孩的软糯:“阿兄,我不想你太累。
我以前在家中,什么活都做,现下在这里,比以前吃得好也睡得好,力气大很多,砍柴并不累。”
他眨眨眼,目露祈求:“阿兄,让我帮帮你吧。”
清辞的心顿时软了。
被他的话给说的暖融融,她将斧头交到卫昭手中,不放心,又嘱咐一遍:“那你慢些,千万别走神,方才在屋中听到声响,吓我一跳。”
卫昭点点头,立马笑起来,“我知道的。”
卫昭做饭好吃,午饭就由他做。
平日里吃的米粥,经过他手,也总香得让人恨不得多吃几碗。
天热,乡下人干活又多,午饭后大都休息一会儿,下午再继续劳作。
他们三人刚准备回屋休息,院门外又传来刘秀才的喊叫声。
刘秀才心里愧疚。
知道蒋氏死讯后,他本觉得死就死,只是一妇人而已,没了再娶。
可他一天比一天难受,撕心裂肺地疼。
张梅只是因为激情,她的花样多,总给他新奇体验。
蒋氏不同,她温婉可人,早就在他心底扎了根,不然当初也不会娶一个带孩子的二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