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店为了保证每个月有固定的客户群,跟各大旅行社签了合同,旅行社每天带游客来店里吃包子,他们大多都是几日游,时间赶得紧,在店里吃饭的时间最多只有半个小时。
他们按时按点来,包子店保证他们一来就有包子吃。
游客肯跟团来这儿吃包子,也是把这家全国闻名的包子店当做一景,来品尝下这里的包子到底有多好吃。
他们只是来吃包子的,吃的时间少,且很多旅行社带团来吃饭的钱都包含在旅游费用里,所以旅行社不肯给他们点小菜吃。
旅行社虽然吃得快,但架不住来的人多,一波接一波。
本来他们店就小,招待了旅行团就容纳不了多少散客了。
这些肯花长时间等包子,并且愿意在等的时候买几碟小菜先填填肚子的客人,很多都被告知没有座位而遗憾离开。
“我们店的包子是招牌不假,但它不挣钱啊。”
一笼包子二十五,成本就得有十五,而客人们喜欢吃,但又不会多吃,毕竟是肉包子。
假设一家四口来吃包子,男主人吃五笼,女主人和孩子各吃一笼,也最多能卖出八笼,也不过是二百块钱。
为了挣这二百块钱,店里的一张桌子至少会被征用一个半小时以上。
因为客人等包子的时间就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吃饭的时间才有多长?这么算下来,店里能挣钱才怪。
包子看着卖的多,都是被旅行团的人给买了。
卖给旅行团的价格,每笼只要二十块。
“小菜就不一样,店里的凉拌黄瓜,成本价两元不到,就可以卖十块钱,净利润是八元,比辛辛苦苦花长时间蒸好一笼包子卖出去,省了不少力气,挣得又差不多。
我们应该多推广小菜,并且减少跟旅行社的合作。”
安晏将几位师傅堵在厕所门口,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白五听了直摇头:“你的目光太短浅,咱们跟旅行社是长期合作,虽然包子店挣不了大钱,却能保证它一直挣钱。”
黄大也皱起粗眉:“就是,咱卖的是包子,又不是小菜!”
“我不是目光短浅,也不是分不清主次。
咱们还要跟旅行社保持合作,但不能合作这么大,也不能只卖包子,咱们要附加条款,比如每桌必须消费多少,在他们能接受的情况下,将咱们的小菜也推出去。”
“包子是招牌不假,可包子不挣钱,为了将这个招牌更有力更持久的做下去,我们就要靠其他的东西来赚利润。”
安晏见黄大露出迷茫之色,想了想说,“简单来说,就是包子是招牌,是咱们的脸,而小菜则是咱们的钱袋子。
咱们要脸也要钱,光有脸没有钱,迟早得把脸丢光。
如果咱们有钱,这家包子店还会让人想买就买走了?”
最后一句话对几位师傅触动极大。
他们不愿意改变。
能把包子店经营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当中有人羞愧,也有人自豪。
他们是厨子啊,厨子撑起了一家店,已经很伟大了不是么?他们几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求稳,所以才会和旅行社合作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