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
妈妈起来扎鞋底,嫂嫂起来蒸糯米,
娃娃闻到糯米香,打起锣鼓接姑娘,
姑娘高,耍剪刀,姑娘矮,耍螃蟹,
螃蟹上了坡,姑娘还在河里摸,
螃蟹上了坎,姑娘还在河里喊,
螃蟹爬进屋,姑娘还在河里哭,
娃娃啊赶紧去接媳妇……”
他慢慢地哼出那首其实已经不大记得调子的歌,试图用自己来代替胎教音乐机。
乔远肩膀拼命在抖,他只能死命咬着嘴角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也许是这首歌太过奇葩,肚子里的小鬼居然真的安静了下来。
这种童谣本身不长,严玖很快就唱完,刚停了两秒,小鬼似乎不满了,立刻开始伸脚去踢这个还会自己暂停的音乐机。
“继续。”
手抖得都要拿不稳刀的乔大少催促道。
“……月亮哥,跟我走
走到南山卖巴篓
巴篓巴,卖琵琶
琵琶软,卖竹匾
竹匾高,打把刀
刀又快,好切菜
菜又苦,过端午
菜又甜,好过年。”
这回的儿歌还带着外婆老家的口音,软糯糯的,光是抑扬顿挫就很好听,加上严玖有些困顿,唱起来就更催眠了。
乔远盯着这个脸上微红,低声哼着他从未听过的儿歌的男孩,眼神不自觉温柔起来。
严玖小时候在乡村里长大,儿歌记得比城里孩子多多了,而且这些歌大多会带些“媳妇”
和“娃娃”
的油腔滑调,听着颇为有趣。
不知不觉唱了十来首,门外终于响起敲门声。
严玖长舒了一口气。
他试探性地挪开手,鬼婴也没再暴躁地踢肚子,似乎已经被哄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