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兵荒马乱,这一老一小在路上太危险,所以魏什长得一路护送,魏刘两家的女人和小孩就都托给了李老拐照应。
至于李三牛,魏什长是带着他出去见世面的,顺便还磨练一下拳脚的意思。
李老拐就是李二牛他爹,这老头儿小时候摔断了腿,没治好,瘸了一条腿,整天拄着根拐子,所以年轻的时候乡邻们管他叫李小拐,如今年纪大了,就成了李老拐。
虽说拐了,可福气不浅,先是因为残疾逃过了当年那场征兵,后又是娶了个媳妇儿秦氏,是这章路县里有名的一朵花儿,没办法,当时县里适龄的年轻男人几乎都被征兵征走了,就剩下一个李老拐,秦氏她是没得挑,只得委屈嫁了。
好在婚后夫妻和顺,渐渐地秦氏也就认命了。
李二牛就长得特像他亲娘,要是像他爹,那魏小花对他的评价就不是“小小少年眉目如画”
了,而是“人人都道黄连苦,他比黄连苦三分”
。
没错,李老拐天生就是一副苦瓜脸,遗传给李大牛的也是一副苦瓜脸,幸运的是,二牛三牛都长得像秦氏,也算是歪脖树上长出了两颗好枣儿。
第5章吃喝二字
走的时候,送行的人非常壮观,浩浩荡荡不下二三十人。
刘家一个女人,魏家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李家老俩口带一个孩子,这都是直系亲属,还有十几户乡邻,都是抱着有朝一日李二牛学成出息好跟着沾光的想法来送行的,都是些穷人家,合力凑了两匹麻布、一篮鸡蛋外加几十斤风干的腊肉,给李二牛带了上路。
按古话说,这就是拜师礼。
在魏小花眼里,这大概就是古代最朴素的投资行为了,如果李二牛没能出人投地,这十几户乡邻的投资就算打了水漂,但是万一李二牛功成名就了,将来的回报也会非常可观。
一匹布,一块腊肉,一斤鸡蛋,就有可能换回一辈子吃穿不尽。
风险很高,但是利润也高,从古至今,这个道理似乎成了铁律。
谁说古代中国是小农社会?看看,连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都懂得什么叫投资。
本来,魏小花是不想出来送行的,她是个宅女,宅女的本性就是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奈何这次要走的人里面,有一个是她老爹,没办法了,既然这个爹跟上辈子那个爹不一样,是慈父,她也只好认命的做个孝女。
魏小花自问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对她好的人,她懂得回报。
长辈们在一边挥泪而别,小辈们自然也有话说。
“牛哥儿,你要好好学呀,我等你回来。”
这是刘小鹿在依依惜别。
李二牛认真点头,眼神儿却在魏小花身上打转,有点恨恨地,似乎想扑上来咬一口,他额头上的王八印还没有全部洗干净呢,隐约还有一点影子,这时候又没有肥皂,墨汁沾在皮肤上本来就难洗,估计再洗个三五天才能全部洗净。
魏小花假装没看见,拉着李三牛的手,殷殷叮嘱:“三牛哥,路上看到什么稀罕玩意儿,都带回来给我玩儿啊。”
声音太嗲,吓得李三牛一哆嗦,甩了她的手,躲到李二牛身后咬耳朵:“二哥,我知道你为什么往小花儿身上抹狗血了,下回再多抹点。”
李三牛天生中气足,声音洪亮,这咬耳朵的举止显然是不成功的,刘小鹿和魏小花都听得一清二楚,直把刘小鹿笑得站都站不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