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月也不介意,谁让她这个自封的染坊确实又小又简陋,如果说人家的染坊是工厂,她这个顶多就算个手工作坊。
将万里师傅请进了仓库里,老头儿看到那些蓝印花布,起先还不甚在意,待随手从里面取出几匹布,一一打开来,看到上面各种不同的白色印花之后,老头儿的眼神才有了变化,就好像两个四十瓦的电灯泡,一下子突然变成一百瓦的电灯泡一样,亮得巴月都担心这老头儿的眼睛会不会突然爆掉。
“好,好,是个新鲜玩意儿。”
老头儿盯着布上的白色印花又看又摸又闻又舔又搓,也不知道他琢磨明白这些白色印花是怎么弄上去的没有,反正到最后,他就说了这么一句。
然后他在仓库里面又转了一圈,在每一匹布上,都用手摸了一把,才对邵九微微一点头,也不理会巴月,就背着双手慢慢走了。
“八姑娘,看来万里师傅对这些布的质量都认同了,这里整整五十匹布,全部是帛布,按照我们约定的价钱,这里是四十两银子,银货两讫,八姑娘你清点一下,若没有问题,我便要让伙计过来取货了。”
“不必点了,邵管事,我信得过你们邵记商行,也信得过你。”
巴月大大方方的接过钱袋,然后退后一步,让出门口的位置才道,“你可以让伙计来取货了。”
“八姑娘爽快,在下佩服。”
邵管事拱拱手,眼中露出一抹赞赏之色。
巴月嘿嘿一笑,爽快个头啊,又不是一锤子买卖,邵九这次要是敢少给,下次就别想要她的布了,再说了,邵九也不是那种贪小便宜的人,这点眼力劲儿她还有,不至于看走了眼。
当天,整个张家村都轰动了。
第23章婚姻问题
邵记商行的伙计,从巴月小染坊里搬走了整整五十匹布,只要长了眼睛,是人都看到了,而巴月从邵九手里收下了四十两银子,看到的人不多,也就一个奶娘,一个张三嫂,外加两个老猎人,奶娘就不提了,张三嫂是村中三姑六婆中的一员,两个老猎人虽然有残疾,但很明显,他们的眼睛还是亮的,嘴巴还是会说话的,于是不到半天工夫,整个张家村的村民就都知道,住在村外那个坡地上的李家弃妇,在短短三个月里,赚了四十两银子。
天哪,这哪里是什么弃妇,压根儿就是一个财神爷啊。
其实这也是传言传夸张了,巴月是挣了不少钱,但哪里有四十两银子这么多,这些一辈子靠山吃山的村民都忘了,做生意还有本钱一说,事实上,巴月可是把自己的离婚赡养费全部投进去了,还有方秀娟给的那个金锞子,这才换来了这四十两银子,再加上从张记成衣铺那里收回的货款,其实她也就小小的赚了九两多一点而已,还没到十两呢,这还亏了她不用付运费,染料也不用成本,张三嫂他们三人的人工也是极其低廉。
看,她赚的真的不多啊,巴月同志对奶娘这么说的时候,嘴巴都咧得快到眼角上去了。
九两是不多,也就是供一个五口之家,丰衣足食的过上整整一年,呃……或许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能下趟馆子,家里每个成员再做两套新衣穿。
巴月真是爱死这块坡地了,她甚至考虑到村长那里再签个文书,以坡地为中心,多划出几亩地,全部种上蓼草。
这些草可都是不用成本的啊,一旦长出来,就能收,收了再种,种了再收……不过冷静下来后,想想自己人手不够,她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做生意最忌好高骛远,她才刚刚发展,眼下最重要的是维持这个产量,等站稳脚跟之后,她可以雇人手,开荒种草,也可以向村民直接收购,要知道,虽然张家村的村民基本上都不以种地为生,但是每家每户,还是有几分自留地的,平时多半种的是一些日常食用的葱啊蒜啊大白菜什么的,这些菜除了自家吃,种多了也没人买,吃不完最后还会烂掉,如果腾一些地方出来种蓼草,反而能给村民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还不用交税,也算是两全其美。
巴月的如意算盘打得嘀嗒响,美好的前景让她成天都精神饱满,以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到布料的染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