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辛苦你们了。
喏,这两个月好好干,赚得的利润给大伙儿发年终奖。”
“谢谢格格!
奴婢这就将好消息告诉他们去。
托格格的福,咱们呀,今年真能过个丰收大年了。
嘻嘻……”
绕婵一听槿玺宣布完这个奖励措施,高兴地就差没鼓掌欢跳。
“果之语”
经过这几年的稳定发展,又先后将隔壁左右两间铺子收于翼下,将西点坊扩展至了三间标准铺面。
如今。
“果之语”
已在京城点心铺成功站稳了脚跟,但凡京城人士,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岁黄口小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果之语”
的响亮名头。
。
即使初时确有不少不长眼的地痞流氓想来闹事,一看到铺子附近时常有侍卫衙差巡逻,心知这间铺子的主人,并非寻常百姓,也就不敢再起任何邪心歹念了。
铺面一扩展,人手自然要增加。
这两年。
“果之语”
已经从最初的刘婶与绕婵两人,断断续续地扩至十名员工。
当然了,厨房依然由刘婶与绕婵全权负责。
攸关配方一事,槿玺自然小心至上。
余下八名员工,五名女工负责三间铺子的日常贩售与清洁布置。
三名男工轮流跑梅山别院,负责小汤山到内城的鲜果、鸡蛋运输事宜,以及采买厨房所需的一切物资材料。
自从小汤山村民确信“果之语”
对鸡蛋的需求那是源源不断,且每月固定两次。
几乎是有多少,收多少。
故而,村民们已经将养鸡一事当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两年下来,“果之语”
对小汤山村的贡献不少。
至少极大缓解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昂贵消费,如今偶尔奢侈一把也不会觉得割肉般疼痛了。
也因此,村民们对于梅山别院这个能干的大小姐恭敬有加。
每家每户但凡家里有什么好东西。
都会送到梅山别院,托大管家转交槿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