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耗尽灵力,略损元婴神魂,已算是大道给你开的后门,否则岂会只如此。”
总结就是,能不用就别用,当然真到遇上大妖大魔,非用不可,那当然得用,耗损修为总比丢命要好。
“怎么张玄素会将裁道尺放在五灵峰?”
秦景忽然不解,张玄素身死荒丘,世人一直没有找到裁道尺下落,许多人认定是张玄素在逃亡路上藏在某处。
但当年张玄素亡命天涯的路线早就被人翻烂了,并没有经过五灵峰附近。
而且,当年得到裁道尺后,张玄素并没有多少机会来寻个稳妥的地方安置裁道尺,也就是说,在亡命天涯之前,裁道尺都一直在她手里。
那么问题来了——裁道尺本体怎么会出现在五灵峰?
“住持大师,裁道尺于何时被天师放置于此?”
五灵峰住持含笑一揖首:“张施主并未前来,乃暗中托青鸟,一千余年前,老衲夜课罢,便见香案上多了一块赤铜。
老衲原以为乃是我佛赠下,但赤铜之上,并无我佛门气息,反有淡淡花香萦而不散,老衲便知是位女施主递来。
那青鸟在窗边鸣几声后,便哀泣而亡,最后老衲去寻时,却只在窗下找到一枚符纸,符纸上有‘宗家’字样。
老衲当年曾与张施主父母有过数面之缘,是以,知晓张施主乃出身宗家。
此后千余年,老衲一直闭口不言,只于铭经阁内晨课晚颂,待张施主转世来取。
幸而,有沈施主为之奔走,否则老衲这闭口禅,真不知要修到何日去。”
“有劳大师千年如一日守护裁道尺于此。”
这世上,既有损人利己,或损人也不利己的人,也有像小师叔这样,恩义重千金的,更有像住持大师这样,连人都不熟,张玄素也没有什么请托之辞。
说来,住持大师如此,只为道义二字,千年不出,枯守塔中修闭口禅,直到裁道尺有朝一日能物归原主才开口。
所以啊,永远不要对这世间行走的所有生命轻易下定论,或言再也不相信什么,或言世上只是什么。
行于天地间,便如这天地,有四季轮回,有日昇月曜,如太极,阴阳相生,阴阳相因。
秦景终于感觉到,她心中对于不敢动手的恐惧已经悄然消失,裁道尺在手中,固然要多问几遍,多思量一些,应需永远怀有初得到时的恐惧,而又不被恐惧打倒。
恐惧是因为知道责任深重,恐惧是因为知道生命足够可贵,所以要谨慎,谨慎而不是畏缩。
耳畔,古寺钟声响彻五灵峰。
五灵峰内外,每一株草木都在杳杳钟声中寂然而安。
秦景的心,也在钟声中归于宁静,再睁开眼时,沈长钧对她道了句恭喜,住持大师也同样含笑道喜。
秦景:“喜从何来?”
“你且抬头看塔外。”
秦景以为老和尚要跟她打机锋,下意识抬头一看。
正要开口。
忽然又抬头:“是劫云吗?”
见住持大师和沈长钧一道冲她笑,秦景乍还疑惑,但很快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