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来说说我们以后的美好生活。”
叶寻花现代的时候经常吃领导画的大饼,现在也开始借鉴了。
“等我及进士,那也是绝无可能的。
大家都在等着看县太爷大少爷的笑话,你说你出什么风头不好,偏偏往难度系数最高的科举枪口上撞,这不是死催的吗?
叶寻花隔几天就会出门一趟,去向莫夫子请教。
莫夫子在多年以前曾经以乡试头名,省试头名的骄人战绩进入殿试,本想着金殿夺魁一举成名。
殿试前夕还做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的美梦,结果当天晚上不知吃的什么,腹痛如搅几欲疼死。
被同门背进医馆,延治三日才侥幸留下性命。
等他略好一些,殿试早就结束了,只能黯然返乡,自知天意如此造化弄人,从此不做入仕之想,安心窝在家乡做个学堂先生。
对于叶寻花前来请教之事,初时他只是抱着应付一下的想法。
毕竟这是叶县令的儿子,叶县令也打过了招呼,让他酌情照拂一二。
叶县令也知道自己儿子几斤几两,根本就没有抱啥希望,不过还是委婉的向莫夫子表达,尚请以勉励提携为主,莫要太过打击儿子的上进心。
奉上谢仪纹银五十两,这才拱手告辞。
莫夫子心中有数,对叶寻花来求教也只寻常对待,与旁人无异。
刚开始的时候叶寻花请教的问题倒也中规中矩,和大多数仕子的问题差不多。
几次过后,竟然频频问出精妙阐意,思维更是天马行空,却又另辟蹊径贴近大道。
莫夫子并不认为这些精彩思想是叶寻花自己的,毕竟他老爹是县令,也是进士出身,为他耳提面命也是情理之中,以免丢人出丑。
可是莫夫子在给他释疑解惑的时候,他能举一反三引申发散,或是引经据典,或是旁征博引,往往一语中的,直指问题核心。
这就让莫夫子大感惊异,此子博学多闻,涉猎极广,你说上句,他出口就能对出下句。
你说个生僻词句,他立刻讲出出处。
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奇才!
腹中藏书何止万卷!
丝毫不弱于当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