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娆答道,“崔娆与母亲、阿栉一起回清河为父亲守了三年孝,所以这几年未能向公主请安。”
“此事我知道。”
说道这里,青阳公主摇头一叹,“崔太傅也真是可惜,如此有才,却年纪轻轻就去了。”
听到青阳公主这话,想到父亲突然亡故时,那天塌了一般的情景,崔娆的眼神便黯淡了下来。
“母亲,今日是老夫人的寿辰,别提不开心之事。”
谢浔在青阳公主身边轻声说道。
“对。”
青阳公主笑了笑,又看着崔娆说道,“阿娆,既然回了建安城,怎么也不见你来府里玩啊?我记得你小时候常过来找阿络玩的,现在长大了,与阿络生疏了不成?”
那时候是想见谢浔,才会借着找谢络跑到信国公府。
现在躲他还来不及,自然便不去了。
想到这里,崔络抬头笑了笑,说道:“最近家中事情有些多,还不得闲。”
“那有空闲了,便过府来玩呀。”
青阳公主笑道。
“好。”
崔娆笑道,“多谢公主。”
青阳公主点了点头,回过脸又看了看桓萱姐妹,笑着说道:“阿萱,阿莺,你们俩有空也过府来找阿绛、阿络玩呀。”
“是,公主。”
桓萱恬静的笑了笑。
青阳公主不仅是太皇帝养女,又是皇后之母,身份自然尊贵异常。
好在她平易近人,大家仅拘谨了片刻,便又自然地拉起家常来了。
一群半老女人说话,自然又扯到儿女亲事上来。
“听说阿妙已经有人来说亲了?”
钟氏突然对着袁氏问道。
崔娆一愣,赶紧看向崔妙,只见她亦是一脸茫然之色。
袁氏怔了一下,然后笑笑说道:“这消息传得可真快,嫂嫂这便知道了!
这还算不得说亲吧?就是前几日王丞相跟侯爷提了想与崔家结亲的意思,不过未说看中的是阿妙还是阿娆。”
丞相王玄,不就是王阑他爹?他如果是为王阑说的,那肯定是看中了崔妙啊!
想到这里,崔娆心里一动,忙问道:“王丞相可是为王七郎来说亲的?”
她话一说完,谢浔便转脸盯了她一眼。
桓氏听崔娆如此相问,忙嗔道:“阿娆,你一个待字闺中的姑娘,打听这么细干啥?”
崔娆赶紧低下头,面色有了几分尴尬。
桓氏又转过脸,对着袁氏笑道:“阿妙比阿娆年长,王丞相看中的,自然应该是阿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