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不求无过,但求无憾。”
太后赞了声,似乎回想起往事来,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卫昭不知道她老人家是什么意思,战战兢兢地保持着跪倒的姿势,等她发话。
屋里的沉寂持续了将近一刻钟。
太后终于叹息一声,道:“罢了罢了。
哀家哪能护她一辈子周全呢,就算是错,也让她错去罢。”
☆、第55章
从太后的慈宁宫出来,卫昭已经是一头的冷汗。
卫昭走了没几步,突然有人快步从后边追上来。
被人拦住去路的卫昭微微一怔,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太后身边的刘嬷嬷。
卫昭略一欠身,唤了她一声:“刘嬷嬷。”
刘嬷嬷对着卫昭行了个礼,道:“今日多谢乡君。”
卫昭不知刘嬷嬷为何而来,不敢妄然接话,只微笑着不回答。
像是看清卫昭的顾虑,刘嬷嬷命左右跟随的人退后几步,方对卫昭道:“这一个多月来,同太后说话的贵人无一不是顺着她老人家的意思来答话,就只有乡君是反着来,替公主说话。”
卫昭猜不透刘嬷嬷说这些话的来意,继续保持微笑。
“太后没看错人,乡君是真的设身处地为公主着想……”
说着,刘嬷嬷对着卫昭再深深一拜:“奴婢是看着公主长大的,公主能得乡君如此真心对待,奴婢替公主高兴,并再次感谢乡君。”
刘嬷嬷是宫中的老人,又是太后身边得力的嬷嬷,卫昭见状忙还了个半礼:“嬷嬷客气了。”
刘嬷嬷起身后,看了看日色,道:“时候也不早了,乡君早日归去罢。
他日若有需要奴婢的地方,尽管吩咐。”
卫昭谢了刘嬷嬷,目送着她走远了,才有些摸不着情况地往外走。
刘嬷嬷唱的这一出戏,到底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太后的意思?
卫昭想不明白,干脆就不去想了。
横竖不是什么坏事。
就算是坏事,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
————
三日后,太后大赏卫昭。
且不说其中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光是里头那一副米芾的诗贴,就已经价值连城。
太后赏完了,到皇上赏了。
文玩古董,跟不要钱似的往卫相府拉了一大车。
赏的原因不外乎卫昭温文尔雅,端庄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