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姜绫和陈寅在这座山上过着隐士一样平静而安宁的生活,吃穿用度每个月都有人专门送上山来,他们几乎没下过山。
那天晚上分别后,姜绫再也没有见过萧舸,倒是老徐陪着他们在山上住了几个月,每天除了练武就是教陈寅练武。
三个月后老徐收到萧舸的信,留下一本拳谱让陈寅每天勤练,也走了。
以后时常会回来看姜绫,但进入第二个年头之后,老徐也来不了了,他还有自己的事情忙,但时常会派人过来代他探望姜绫和陈寅,看他们过的好不好。
皇帝退位,太后自缢,石文义被处死,这世上知道姜绫秘密还活着的,只有姜绫自己了。
与世隔绝太久,是时候下山过属于正常人的生活了。
老徐建议他们两个到他的地盘上来,但一想到遥远的让人吐血的路途以及大西北的风沙和太阳,还有老徐近两年来越来越标准的“糙”
汉子形象,姜绫一点犹豫都没有的否决了这一条提议。
“去洛阳。”
古时候的大城市,是繁华与宁静并存之地,她想要找到一个既能感受到洛阳城的繁华与喧嚣,又不会过多的受其打扰的地方。
不是说,小隐于野大隐于市吗?
“猫,我们到洛阳开店!”
姜绫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但一直没有实现的想法,“一个书屋。”
或者说,古代版的书吧。
单纯是为了满足她以前没机会实现的梦想而已。
只要有钱,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更何况还有老徐特意派来的能干管事出面帮忙。
从选址、设计、装修、起名到挂上牌匾最后完工,连一个月都不到。
因为洛阳两家最大的书院就在这附近,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私塾,所以“书屋”
的周边基本上全是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一类的生意,很清静雅致。
另外,罗管事还在不远的居民区购置了一座有前后院的民宅,并且从一个地主手中买下了一个田庄,从洛阳城到田庄徒步得将近一个时辰,但骑马快的话一刻半钟的时辰就到了,并不算远。
罗管事的意思是,农庄上仔细收拾一番,比在城里要舒服的多,也方便安排使唤的下人,虽说他们手头上的财富不比人家的少,但他们毕竟是中途迁来这地方的,一下子太扎眼了总归不好。
姜绫明白这些道理,但田庄还是房子的事情她就不懂了,老徐给的人自然是可靠的,所以罗管事怎么做的,她了解就行,基本不会干涉。
第二个月,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名为“书屋”
的古代版书吧正式开张。
在“书屋”
装修期间就对店内独特的风格引发了好奇心的众学子还有左邻右居八卦人士慕名前来,姜绫不厚道的把陈寅推出去接待客人,自己悄悄的躲在屏风后观察陈寅的反应。
其实“书屋”
的运作方式以及购买借阅的规矩全都写在了门口公告栏上,茶水免费提供,在书屋内的阅读和抄写都是允许的,但若是把书弄脏弄破,是要赔偿警告并且记录在案,被警告次数超过三次,就会失去免费借阅抄写的资格。
偷书被发现的话则更严重。
虽说所有姜绫能想到的条款都写了上去,但肯定会有没考虑的地方,顾客们也难免会有疑惑,这时候就是陈寅发挥作用的时机了。
可以免费借阅抄写甚至还提供茶水座位的书店书市在整个洛阳城之内听都没听过,对于许多生活并不宽裕甚至还相当拮据的学子而言,这根本是天上掉馅饼儿的好事,他们生怕是自己会错了意,或者漏掉了某些条件,因此很多人再看完公告栏之后又不放心的找陈寅确认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