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虽心里知道这等文章不妥,仍是一气儿看完了,且很想再看下一册。
望着天际已发白,宝钗长叹一声,揉了揉眼角,预备往铺子里去了。
临行吩咐放大姐儿出来。
这日忙罢,她便回了一趟娘家。
因薛蟠这两年打仗得了许多战利品,薛家早已恢复元气,薛姨妈如今七八个丫鬟婆子围着,颇有几分老太太的架势。
见女儿回来忙拉了她的手上炕坐,问她这些日子如何。
宝钗笑道:“不过那样罢了。”
又问她母亲身子可好。
薛蟠媳妇这会子也过来了,笑道:“可巧要同妹妹商议呢。
你哥哥送信来,道是过了年想接我们过去。”
薛姨妈道:“我不想过去,在京中惯了。”
薛蟠媳妇道:“因那边地方极大、产业便宜,大爷又得了许多好东西。
前些日子朝廷颁了“跑马圈地令”
,我虽不大明白,却知道外洋那边的地极易得来。
大爷这会子已使人建了大宅子,比京里大了十来倍。”
薛姨妈道:“再大又如何?总归是外洋罢了。”
薛蟠媳妇劝道:“老太太,您且去码头瞧瞧,一船一船的移民往那儿去呢。
咱们本国的奴才过去都变成主子了,唯有那黑如墨碳的洋奴做活。”
宝钗仰脸道:“想来便是唐人随笔中的昆仑奴?”
薛蟠媳妇笑道:“妹妹又笑话我没念过书呢。”
遂不再多劝,出去张罗晚饭了。
眼见跟前没人了,薛姨妈又悄悄塞给宝钗一卷银票子。
宝钗推了两推,薛姨妈抹泪道:“我的儿,我知道你苦。
你且拿着,日子好过些。
瞧你累的,你嫂子看着比你年轻了十岁。”
宝钗只垂泪不语。
晚上家去了,施家二爷倒是回来了,又寻宝钗要银子。
宝钗乃道:“却不知二爷要银子有何用?”
施二爷道:“你莫管,只拿来便是。”
宝钗叹道:“如今家里人又多了起来,嚼用大,账面上极为艰难。
又得预备日后孩子的嫁妆聘礼,竟然不得松快的。”
施二爷道:“你舅舅不是从外洋得了许多金子么?满京城都知道了,一船船运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