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胤祈原先的伴读,选得倒是好。
其中和他最好的一个,是十三福晋娘家的侄子兆佳和廉。
那时候十三阿哥还没出来,不得圣宠,也没有现下领兵的风光,兆佳府整个儿的就没人注意,自然作为家中幼子的和廉就是不显眼的。
不过他好歹也是公爵府的嫡子,身份也是足够的。
再一个就是那拉辰锡,虽说和四阿哥的福晋那拉氏是一个姓氏的,却已经是出了五服的宗亲了。
乌喇那拉也是个满洲大姓,说出来也不让人乱想些什么。
还有就是裴庆春,是汉军旗的。
他父亲裴芬是礼部侍郎,谁也不依附的,若说他和谁走得近些儿的,那也是平素里关着门自己过日子的七阿哥淳郡王。
只是如今再选,和廉和庆春,就不能再选作伴读了。
和廉自然是因为十三阿哥的缘故,而康熙说的那个做了内班侍卫的,就是庆春了。
胤祈想了一回,伴读是不能没有的,自然要选。
只是选谁,康熙虽说不会害自己,有时候却会因想着要加重自己的身份而选了招四阿哥忌讳的人。
因说道:“是皇阿玛怜惜,胤祈谢皇阿玛恩典。
只是怕麻烦皇阿玛费心,不如就把原来的伴读召回来罢了。”
康熙笑道:“知道你是念旧情,也别拿着朕做借口。
说罢,你想要谁?”
胤祈便道:“皇阿玛说的那个当差了的,儿臣也不好忝着脸和皇阿玛抢人,就算了。
和廉那边儿,他阿玛给他订了亲了,过几日说是就要完婚,也不要他了。
就让辰锡还回来吧。
他是乌喇那拉氏,三等勇勤公合勒泰的第三子,学问不错,原先刘师傅都赞过的。
且他跟着儿臣的时候,也都是规规矩矩的,人是很谦逊老实。”
康熙想了想,道:“他们家……身份倒是够了,乌喇那拉又是大姓,说起来还是和你四嫂一家的呢。
就是他父亲不长进,记得去年时朕才革了他的参领衔儿。”
胤祈笑道:“皇上记得分毫不错。
不过他父亲虽说是个那样的,可辰锡却长进。
他读书习武都认真着呢,儿臣还想让他在身边儿。”
康熙道:“既是你喜欢,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