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外婆从床上起来,然后到书房找了一份三年级下删的试卷给天笙做。
天笙也没有出声,接过试卷便开始答题。
那速度看得一边的外婆瞠目结舌。
“丫头,你可不能闭着眼睛给我乱写答案。”
外婆忙戴上眼镜,过去认真看题。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竟然全对?”
天笙抬头望着外婆,笑眯眯的道:“外婆,您难道还不明白吗?你家的天笙就是传说中的神童!
这种级别的考核,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要不咱们换点有难度的?”
------题外话------
感谢:秋心自在含笑中、小猪潘潘、千临陌几位亲亲送给果儿的钻石和鲜花!
您的支持,就是果儿最大的动力!
么么~
030说服!
九岁的小女孩能做小学三年级的试题或者并不能称之为神童。
可是,九岁的孩子能做出高考的试题呢?
张秀英母女完全被小天笙表现出来的才智,给震憾得目瞪口呆。
两人皆是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那个正在轻松答题的孩子。
好半晌,天晴才用力甩了下头,又抬手猛擦眼睛。
然后再度低头去看试卷。
“这,这怎么可能?天笙,你怎么会做这么深的题?”
而且,数理化可不是记忆力好就能答得出题。
这得靠理解力。
“为什么不可能?”
天笙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着外婆和母亲,一本正经的道:“甘罗十二岁拜相;蔡文姬六岁辨弦音;曹冲七岁称象;项橐七岁成为孔子之师;东方朔2岁即能暗诵《魏史》;阴铿4岁诵诗赋一日千言;徐陵7岁能文、博涉经史;骆宾王6岁即写下传诵千古的《咏鹅》诗;王勃5岁就写出构思严密的文章,常常语惊四座,8岁写《汉书注指瑕》;杨炯9岁中神童举,后授校书郎;李白10岁时已读完诸子百家之书。”
史书确实是好东西,有了这些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就都能找到出处了。
一口气说出这些历史上记载的神童后,天笙稍微喘了一口气,又道:“与这些神童比起来,我九岁学完高中课程,似乎并不算什么惊人之举吧!”
确实,九岁学完高中课程是不能跟这些人比。
可是,这话她们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只是,一时之间她们又想不到哪里不对劲?
她们忽略了天笙可不是九岁学完那些课程,而是一夜之间学完了别人要九年才学完的课程。
当然,天笙不会给她们太多的时间去考虑。
不等她们说话,她接着又道:“书上还说,神童之所以成为神童,除了天赋之外,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喜好。
我能够做出这些题,自然也不是偶然。
而是因为我有一个做老师的外婆,我们家有一个收藏着各种书籍的书房。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算我再聪明,也不可能在九岁就读完高中课程。”
说得也是,她们家天笙从小就有着过目不望的天赋。
而且也喜欢读书,再加上离家这半年,受到了许多磨练。
她变得成熟懂事,变得更加好学上进,似乎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