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又拍了拍他肩膀:“确实一宝,确实一宝啊!
亲家公这个宝,着实献到了朕的心尖上……”
“皇上过奖,微臣实在惶恐。”
毕竟充其量,咱这也就是个借花献佛。
真正有宝的,是您那好大儿,我郡王女婿。
可惜我那女儿女婿功劳太显,不宜再过。
免得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
瞧着锦绣,实则危机四伏。
这才不得已将方子孝敬给了咱,让咱顶了这个功劳,有了这个一等忠勇侯。
康熙哪想到还有人把这千秋之功往外推?
只当这伊尔根觉罗氏一家都有些这方面的偏才在身上,这才先有保清家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硬是从寻常吃食中摆弄出许多不寻常来,让整个大清都跟着受益。
后有其家人用普普通通的石灰、黏土等,烧出了用途广泛、大有可为的水泥。
康熙惊喜,拉着科尔坤夸奖不停。
科尔坤向来刚直,却因好女婿孝敬的方子被夸了又夸,心里难免有些赧然。
表现上就越发谦逊,半点不敢居功,只愿意为国尽忠的样子。
连说日后肯定恪尽职守,不负皇上这忠勇二字。
就是这番谦卑恭谨,才越发让康熙觉得其人可用。
马上又是一连串嘉许,并着胤禔学着些。
别都两个孩子的阿玛了,还那么不稳重。
他话虽这么说,但眼角眉梢之间满是戏谑。
胤禔可不就顺势拉住了他的龙袖子,撒娇似的说了句:“皇阿玛惯会打趣儿子,您这样,儿子以后怎么举贤不避亲啊?”
“你还想再有以后?”
“那当然!”
胤禔连连点头:“儿子总觉得伊尔根觉罗氏英才辈出,日后肯定还能在各方面为皇阿玛,为咱们大清建功立业。”
康熙:……
你这是从福晋吹,升级成福晋家族吹了?
原本这水泥事朕还想交托于你呢,现在看算了算了。
可少让你跟你那英才辈出的岳家来往些吧,免得把朕的好大儿带成伊尔根觉罗氏。
他们父子君臣的,一直在夸夸夸,半天也不进入正题,可把张英急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