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官领命而去,太子妃抱着小团子,也不知道是试探还是什么,她笑着打趣道:“善祥,你倒是心胸宽广,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她们两个,你也放心。”
胡善祥听后赶忙推辞道:“娘,您可别夸我了。
小团子现在黏人得很,我带着他每天都没有空闲,哪有功夫理这些。
再说两个妹妹有这本事料理,让她们把心思放在这里,总比在其他地方好呀!”
太子妃听了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又警告道:“我其他的不管,但是小团子的安全你一定要顾好。”
胡善祥连忙点头应道:“娘,我知道了。
我肯定会照顾好小团子的。”
太子妃这才掀过此事不再管它。
等到中午饭点的时候,胡善祥便带着孩子回去吃饭了。
张女官也回来了,太子妃急忙问道:“怎么样,这两个人准备得怎么样?别到时候让人看笑话。”
张女官笑着安慰道:“主子,您别急,两个人都做得挺好的,我刚才过去她们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太子妃真是对胡善祥看不明白,她皱着眉头,拉住一旁的张女官唠起嗑来:“你说这个胡善祥,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竟然将自己分内之事交给两个妾室去做!
这也太荒唐了吧!
难道她就不怕手里的权威受到威胁吗?”
张女官却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笑着说道:“主子,您实在是多虑了。
您想想看,太孙的心都在太孙妃身上呢,那两个妾室怎么可能有机会动摇太孙妃的地位呀?所以啊,她们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的。”
太子妃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感慨道:“唉,我对太子可没有这么大的信心。
要是后院不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连觉都睡不着,哪能像胡善祥那么淡定从容呢?”
张女官自然明白太子妃的心思,毕竟太子喜好女色,后院的郭太子嫔又颇为受宠,这让太子妃一直头疼不已。
但这些话她也不好明说出来,只好默默地低下头,不再言语。
自从赵王和汉王就藩之后,宫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时间也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朱瞻基的生辰。
这天清晨,朱棣便早早地让宫人送来了好几箱珍贵的礼物。
这些礼物不仅是对朱瞻基生日的祝福,更是对他前些日子辛勤付出的犒赏。
毕竟,此次科举考试得以顺顺利利地举行,朱瞻基功不可没。
然而,在这场科举考试中,于谦却遭遇了一些波折。
此人性格叛逆,在殿试时竟敢公然惹怒朱棣,险些让自己的仕途遭遇滑铁卢。
幸亏朱瞻基慧眼识珠,深知于谦才华横溢,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才总算保住了他的名次。
尽管朱棣对于谦这个硬骨头并不怎么喜欢,但他却一眼看穿了于谦有着非凡的才能。
这样的人才若是能够得到妥善运用,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所以,尽管心中不悦,朱棣还是强忍着怒火,将其留在了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