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蒙古是哪儿,漠北蒙古。
六姐姐是头一个嫁到外蒙古去的。
】
【你自己看看这待遇,得到的最少,付出的却最多,公平吗?】
禧瑞义愤填膺,这皇六女可是有名的“海蚌公主”
,权倾漠北。
当初清穿小说盛行的时候,她感兴趣特意搜过清朝的历史,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的。
看到海蚌公主的时候是多激动,对比一下她的待遇就有多无语。
【清朝公主多薄命,我一睁眼知道来的是清朝都要觉得人生无望了。
】禧瑞认真的看向康熙,【您知道到底为什么吗,皇阿玛?】
康熙思索,“和亲蒙古是国策。”
大国与小家之间,康熙毫不犹豫。
【是,和亲蒙古是国策,没说它不对。
可你既然要公主和亲,却又把公主养得那么娇娇弱弱的是什么意思?】
【和硕端静公主,和亲蒙古后享年不到四十岁。
有史书说公主嫁得良人,此后夫妻琴瑟相合,岁月静好。
可也有说公主婚后过的不好,毕竟有额驸在公主丧事之时就霸占索诺穆之妻的事。
】
【五皇姐的额驸是您九位女婿里唯一一位获罪后判死的。
】
【十皇姐终年二十几岁,早逝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
】
【后面两位和亲蒙古的皇妹,一位二十三岁难产早亡,一位更早,不到二十。
】
禧瑞把血淋淋的历史数据摆在康熙面前,【皇阿玛,您的治国之策啊,填进去的却是女儿们的性命。
】
康熙呼吸一滞,他经历过好几次丧子丧女之痛,却是第一次有人一次性告诉她几个女儿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