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屏府夫人的授意,让麻婆子托人送来的,都是一些久远的回忆,比如刚捡回去屏若素的时候,关于屏若素的事情。
夏晓画都交给周雲荷,然而周雲荷也无法回忆,毕竟太久远了,仅仅是文字。
也根本不能成为,屏若素就是周家丢失的二女儿的证据。
就这么日子一晃,不知不觉便几月过去。
这期间,义武馆打了水井盖了厨舍,越来越成规模,名声远播吸引了更多人,其中不乏许多没有住处的可怜人,打着学武的名义干脆住在义武馆,因为有水有大家自住拿去的吃的,赵行九最先发现这个问题,说给了夏晓画。
按照赵行九的意思,把那些白吃白喝不学武的赶走,夏晓画并没有那么做,她想起来现代的流浪汉,想到了周老爷生前的为人,让赵行九不再做理会。
按照她的想法,周老爷临走前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女儿周雲荷托付给她。
无论那个关于周雲荷预言是否是真的,她既然答应了周老爷,周老爷在最开始她饭都吃不上的时候,收留了她,这份恩情她永远铭记。
所以,无论如何答应的她就会做到。
她要看着周雲荷嫁一位良人,想来周老爷在天之灵也在看着。
如此一来,夏晓画是打算往后便在望月镇安家的。
总要做些营生的,她也没做过别的,只做过镖局的生意,那还是因为,一开始打算带周雲荷逃离望月镇的一个幌子。
如今,不必再躲藏。
要安家落户,她第一时间想到老本行,继续走镖。
不过原来的规模太小了,要办大的镖局就需要更多人的人,可小小的望月镇哪里有类似赵行九这种会武的,古代交通并不便利,如此一来就算要招人,外地人恐怕也招不到多少。
所以,为什么有赵行九和韦成昆这个便利的武师傅,为什么不能自己培养人才。
若是要费用,那肯定普通百姓不愿意来,如果是义武馆就不同了,一传十,十传百都不用自己宣传了。
也是借了周老爷生前的好名声,好事也做了,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事实证明夏晓画的想法是对的。
假以时日她一定能把镖局做到附近最大,夏晓画信心满满。
除了这件事外,夏晓画自己的功夫也没有落下,依旧每天早早起来,夏晓画渐渐适应了古代的日子,日子久了她都有些不记得她现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周府、望月镇没人知道她是女儿身的事,只有陶豆花知道。
夏晓画整天被周少爷长周少爷短的叫来叫去,所有人都把他当成周家未来的当家人,夏晓画同样觉得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