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网

第95章 冲动考编的年轻人只有上岸那一秒是快乐的(第3页)

他来自农村,家里没有人上过大学,能给到他有价值的报考经验。

他自己瞎填的志愿被调剂来的。

当他了解到只有北上广深极少数商业司法鉴定所有这个岗位,剩下的绝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政法队伍中,他不得不提前准备考公。

2o18年他第一次考,失败了,为了保留应届生的身份再战一年,他不找工作,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蹭大学的图书馆学习,两年后依旧没有什么结果。

问家里拿钱拿到已经不好意思,他被迫走向社会,找了份政府临时工且干着,剩下时间全心备考。

海南云南四川江苏,只要有岗位他就参加,天南海北各考遍全国,哪里能上岸哪里就是他的家。

三年,飞全国的机票酒店报名费,粉笔中公华图培训费,协议班、冲刺班、面试班乱七八糟各种班,已经不知花费了多少。

“那段时间几乎夜夜失眠,看着同学们都展的很好自己一无是处”

,不安是他考公路上最大的情绪,再考不上他真的要彻底崩溃了。

为什么人们把考上形容为“上岸”

,大抵是每个考公人在抵达之前如同深海溺水,完全不知自己的未来。

或许能逃脱这里的唯一方式就是做题,题海中挣扎然后上岸。

为了“上岸”

,来自广东的95后女孩佩怡也花费了巨大代价,至少可以量化的就过了5万元。

2o21年,她闪婚闪离,为了让前夫家瞧得起,拿着前夫赔偿的钱报了家附近全封闭的公考班。

吃喝拉撒住全在里面,剩下时间就是学习,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甚至连过年都是在机构过的。

学校所有老师都是全职,报考岗位更是一对一替你把关,人家宣称只要进了这里认真学,就没有上不了岸的。

当然,还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了的,必须有熟人推荐。

考上了补齐的合同费,考不上扣掉你吃喝住宿费让你二战。

一群年轻人迎卷而上成为答题机器,不断刷新着公考分数上限。

“在那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学习,考上。

真的等出成绩时才会有其他烦恼”

,过来人佩怡怀念那时的充实。

图源icphoto

一朝上岸

5万块效果明显。

22年初,佩怡中了大湾区某市社区的基层岗。

第二天就是面试,她头一天却在酒店里迟迟愣神,怎么也复习不进去:该市距离自己老家1oo多公里,看着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们都上岸了东莞、佛山、广州等城市,自己却来到最落后的这里。

她提前找人打听过,自己的岗位一年各项福利算下来1o万出头,实在比不上其他地方的高薪。

本来是为了争一口气给前夫看,现在混得还不如之前。

再考虑到将来另找对象、子女上学、买房安家都要扎根在这小小天地,她越想越不甘心。

两难之际,她给好朋友去了电话。

朋友劈头盖脸数落了她一通,告知现在考公情形严峻,有机会赶紧抓住上岸。

再来一年说不定同样分数连面也进不了。

她终于恢复了点理智,第二天全力以赴拿了最高分。

是的,她以第一名的成绩上岸了,却始终开心不起来。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