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张谁举证,你拿不出证据,就是污蔑我儿子了。”
校嘉华转身向邻居,“春霞嫂子,我男人不在家,也不能任人欺负。
麻烦您去把村长请来,这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陈曼玲掐腰“叫就叫,谁怕你”
围观的人自动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是村民,一边是知青。
知青队虽然人少,陈曼玲底气却很足。
程春霞前脚刚走,食堂师傅就匆匆跑来了。
范师傅捏着半个包子,见人就赔笑。
“笑笑、陈知青,你们别吵了,对不住啊,包子没有被偷,是我起锅的时候,不小心掉进灶台缝里了,还被花猫啃了一半”
原来是这样。
因着钓鱼的事,村民们已经对校嘉华大为改观,如今见自己村的人被冤枉,也不下去,对知青们指点起来。
十几个知青自知理亏,都下意识退让,和陈曼玲拉开了距离。
陈曼玲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只能转移火力,“范大哥,你工作怎么这么不严谨”
校嘉华没说话,拍拍儿子身上的泥土。
范师傅立即对校大宝说,“这事都怪范叔。
大宝,对不起,害你挨打。
下次你来食堂,我给你多打一勺菜”
校大宝本来有些低落,一听这话,立即没出息地点头,“不行,饭也要多打”
剑拔弩张的气氛,总算缓和下来。
陈曼玲小声说“既然都弄清楚了,大伙儿也别热闹了,下午该上工了。”
“不着急。”
校嘉华冷笑,“既然事情查清楚了,陈知青是主动道歉呢还是让我也打回去”
“校嘉华,你别得理不饶人,你敢打我试试”
她话音刚落,啪的一声,脸上就挨了一记耳光。
校嘉华收回手,“我有什么不敢的,如你所愿,试过了,怎样”
“你还讲法律吗,你个不守妇道的,有什么资格打我,我要去公社告你”
陈曼玲又要发疯,却被同伴拦住了。
蔡小菊不忍心地帮腔“校同志,再怎么着,我们也是公社派来的知青,你不该打曼玲。”
“蔡知青,你们来青河村,是协助贫下中农促进发展的,不是来作威作福、撒泼闹事的。
你刚刚也听到了,她不仅冤枉、打骂我的儿子,还造谣我勾汉子,这种破坏知青和贫农和谐安定的坏分子,就不该留在农场。
我出手教训她,也是为她好。”
陈曼玲口不择言“我没造谣,你就是勾引村长的儿子,否则赵勇为什么要去参军”
校嘉华“陈知青说反了吧,我可是好几次到你在山里、还有玉米地,偶遇赵勇哥。
这一点,很多人都可以证明。”
陈曼玲对赵勇献殷勤这件事,在青河村是公开的秘密。
正因为赵勇心有所属,陈曼玲才会处处针对校嘉华,故意为难校大宝。
过去,为了照顾村长儿子和知青的面子,人们只在私下议论。
现在,秘密在太阳下摊开,话题也就变得肆无忌惮了。
“哟,女知青很开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