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曦却提起另一个话头。
她递回信封,上面“智者”
两字显眼醒目。
“又是洛阳你那个笔友送过来的信?”
“啊……是。”
长孙蛮晃了晃一页纸,一边细细看过,一边抽空回她,“上次我不是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这会儿回我了。”
洛阳笔友这事,深究起来可就有些时日了。
具体时间嘛……文曦仔细算了算,估计差不多是与林滢那次通信开始这俩人就搭上线认识了。
这一年来,长孙蛮以“智者”
之名,与邙上学宫笔友“小梁州”
来往甚密。
文曦早已不是几年前懵懂无知的小娘子了。
她似是想起了什么事,脸上带了几分玩笑似的打量,直把沉溺读信的长孙蛮都看得浑身不自在——
也不知道当年是哪个人偷摸找上她,嘱托他不在长安时务必请她多帮小娘子盯着周围不安好心之人。
这般还不够,文曦绕着长孙蛮转了两圈,发间都落上不少雪花,戏谑道:“你跟你笔友交情甚笃,每次写信都能装一厚厚鼓鼓的大信封。
这件事儿咱们劳苦功高的魏兵曹知道吗?”
“……我跟小梁州谈得都是私事儿,要旁人知晓做什么?再说了,这两年他不常在长安,不知道也很正常。”
长孙蛮睁眼胡咧咧的本事打小就会,可惜文曦不吃这套。
她放平目光,一脸“我懂我都懂”
的神色继续问道:“私事怎么还叫我每回都看见,你这是强词夺理。”
长孙蛮正色,“你不一样呀。
我们之间说得是什么你还不清楚?修改律例本就常有疏漏,有你这位殿前红人在旁指导,我们肯定少走许多弯路。
是吧,文大才女。”
文曦没想到她在这儿大大咧咧把话说出来。
她显而易见收了打趣,捏住她手,又往周围看了看,小心谨慎得长孙蛮都皱了皱眉头。
“这里没有旁人,你放心。”
文曦摇头,颇有些无奈,“小心驶得万年船。
就算没有旁人,可隔墙有耳。
这里是皇家内宫,咱们还是小心为上。
况且你如今都尚未编成,也未与你爹娘提过一句,若贸然被他人听得传了出去,恐怕朝中难免起些动荡风雨。”
她说得是实话。
长孙蛮肩头一坠,有些累又有些乏的吐了口浊气。
她与小梁州的初识不为其他,只因当初与林滢一封通信。
她忍不住吐槽了几句长安治下乡县官府不作为习惯摆烂,可能情到深处不由自己,言辞稍许激烈了点,也不知怎么的就被路过的“小梁州”
同学听得一耳朵。
反正据林滢回信来讲,当时她被长孙蛮的言辞逗乐了,忍不住有模有样念出声,这才被人听见。
这位小梁州同学也是个热血有为之士,一直觉得自己周遭社会对贫下中农十分不友好,后来为民登入邙上学宫,满怀雄心壮志想要清洗官官相护黎民蒙冤的社会风气。
结果一听长孙蛮敢于直言挑战官僚面子,当即拍桌就求林滢引荐一番认识。